中大八院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再创佳绩

8月23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关于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的通告》,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14个项目获批立项,其中面上项目4项,青年项目10项,资助经费495万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衡量基础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本次中大八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再创佳绩,是医院科研创新水平不断提升的充分展现。 近年来,医院高度重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和管理工作。一方面通过积极引进人才,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和科研平台建设,鼓励青年科研人才加入团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另一方面不断完善科研实验条件,创新科研激励机制,积极为科研人员营造更好的科研氛围。 下一步,医院将继续为全院…

2024-08-26

中国高血压防治“百科全书”正式发布!黄辉教授参与修订

8月11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重磅发布。这是在2018年版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高血压及相关疾病领域最新研究进展,由高血压联盟牵头修订完成的。指南兼具教育性和实用性原则,在高血压领域具有重要影响。 自2022年开始,我国高血压领域多个学术团体及专家学者组成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在2018版指南的基础上对《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进行了更新修订。历经约3年修订,《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于2024年第7期《中华高血压杂志》正式发表。 与2018版指南相比,2024版指南充分体现了近年高血压领域的防治理念、现行政策与防治方法的进展…

2024-08-13

中大八院3个学科进入中国医学院校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全国百强

7月19日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发布 2023年度中国医学院校 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 重磅榜单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 3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0 它们是心血管病学、风湿病学与自体免疫病学、骨外科学。其中,我院心血管病学和骨外科学是首次进入STEM全国百强榜单,风湿病学与自体免疫病学是连续第三年进入榜单。 科技量值(STEM)的概念于2018年首次提出,它是围绕科技活动全过程,覆盖创新活动全链条的综合测算值,是国家衡量医学科技进步的标尺,是机构衡量自身科技发展水平的量尺,代表机构科技综合实力水平,是机构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体现。 ▲我院进入2023年科技量值…

2024-07-29

中大八院张慧东教授入选STE和JHM编委

日前,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张慧东教授入选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中科院1区top,IF 8.2)和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中科院1区top,IF 12.2)的编委(Editorial Board)。 张慧东教授团队围绕“环境和女性生殖健康”,长期探索各种环境因素引发不明病因流产的新途径和新机制,陆续发现多环芳烃BaP/BPDE(Adv Sci, 2024; Autophagy, 2024; Environ. Health Persp., 2023; Environ. Int., 2024a, 2024b, 20…

2024-07-22

国际化办学︱这群学生拿下创新项目、赴法参会作壁报,来自这个团队

凤凰花开的季节,医学人才培养的好消息趁着夏日的繁华接踵而来。 中山大学黄辉教授团队,硕博连读研究生张铭烜申请的“研究生学术创新项目”成功获得校级立项;研究生李思进前往法国参加2024年第92届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年会并作学术壁报展示。 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是中山大学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引导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实施的重点发展项目。   近日,中山大学黄辉教授团队硕博连读研究生张铭烜申请的“研究生学术创新项目”成功获得校级立项。 去年,黄辉教授牵头获批了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

2024-07-08

张慧东课题组:BaP/BPDE暴露通过上调lnc-HZ06调控的IL1B而导致滋养层细胞功能障碍从而引发不明病因流产

近日,我院张慧东教授团队在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中科院一区top,IF 13.6)上发表了题为“BaP/BPDE exposure causes human trophoblast cell dysfunctions and induces miscarriage by up-regulating lnc-HZ06-regulated IL1B”的原创性实验研究成果。这项研究探索了BaP/BPDE暴露、滋养细胞功能障碍和不明病因流产之间的相关性与因果性,发现新lnc-HZ06上调IL1B的表达水平,导致BPDE暴露的滋养细…

2024-06-26

黄辉教授团队揭示血小板压积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基因型对叶酸预防首次脑卒中疗效的影响

近日,我院黄辉教授团队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中科院一区Top期刊,IF=39)上发表了题为“Effect of plateletcrit and 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 (MTHFR) C677T genotypes on folic acid efficacy in stroke prevention”的研究论文,本研究旨在调查血小板活化参数和MTHFR基因型是否共同影响叶酸治疗在首次预防卒中的疗效。 约50%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与高血压密切相关,高血压是导致死亡的罪魁祸首之一。卒中…

2024-06-24

我院张慧东课题组:新lnc-HZ12抑制BBC3自噬降解而诱导滋养细胞凋亡从而引发不明病因流产

我院张慧东课题组在生物学领域著名国际学术期刊Autophagy(中科院一区top,IF 13.3)上发表了题为“The novel lnc-HZ12 suppresses autophagy degradation of BBC3 by preventing its interactions with HSPA8 to induce trophoblast cell apoptosis”的原创性研究成果。这项研究发现了新lnc-HZ12通过阻止BBC3与HSPA8相互作用来抑制BBC3的自噬降解,诱导滋养细胞凋亡,从而引发不明病因复发性流产的新机制。 流产是妊娠期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据估计,…

2024-06-06

我院陈泓磊教授团队发布人工智能研究成果

我院陈泓磊教授团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于红刚教授团队发布消化内镜人工智能最新研究成果“Valid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based Bowel Preparation Assessment in Screening Colonoscopy”,文章发表于美国消化内镜协会会刊《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IF=7.7)。 该研究主要探究了人工智能在评估筛查性结肠镜检查中肠道准备质量方面的有效性,也是内镜精灵肠道清洁度评分功能在指导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临床关键证据。 研究背景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2024-06-03

我院张慧东课题组发现BaP/BPDE通过上调外泌体中lnc-HZ11含量而抑制新鲜受体滋养层细胞侵袭迁移进而引发不明病因流产的新机制

近日,我院张慧东教授团队在环境科学领域著名国际学术期刊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中科院一区top)上发表了题为“BaP/BPDE suppresses human trophoblast cell migration/invasion and induces unexplained miscarriage by up-regulating a novel lnc-HZ11 in extracellular vesicles: an intercellular study”的原创性实验研究成果。这项研究发现了BPDE通过上调外泌体中新lnc-HZ11的表达水平,进而抑制…

2024-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