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前沿 共话精准︱省器官医学与技术学会甲状腺多学科诊疗专委会学术会议举行
11月21—22日,由广东省器官医学与技术学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与附属第八医院共同协办的广东省器官医学与技术学会甲状腺多学科诊疗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会议暨第三届“杏林谈甲论道”岭南甲状腺精准交流会在深圳举行。
细胞与基因治疗创新转化中心初章启明:陈燕铭/项鹏教授团队发现细胞移植治疗认知功能障碍新方案
日前,深圳市“三名工程”引进的高水平医学团队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学团队再结硕果: 李伟强、项鹏、陈燕铭教授团队(共同通讯作者)联合研究发现,早期、多次周细胞(Pericyte cells,PCs)移植治疗可显著逆转APOE4/4人源化小鼠的认知功能下降,显著减轻AD典型病理特征改变,首次证实周细胞移植可通过保护内源性周细胞及修复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减轻APOE4/4相关的痴呆表型,为APOE4相关AD治疗提供可行性方案。相关成果发表在Translational Neurodegeneration(中科院一区,IF15.2)。 中山大学熊传…
张慧东/赵德鹏:lnc-HZ05抑制滋养层细胞中TGFβ2通路而引发流产
迄今为止,约半数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miscarriage, RM)的病因仍不明确。女性滋养细胞功能障碍被认为是引发流产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2024年,我们在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题为“Defective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 by Up-regulating Lnc-HZ10/AhR Loop in Human Trophoblast Cells Induced Miscarriage”的研究,揭示了一种长链非编码RNA lnc-HZ10,其可通过抑制滋养细胞中DNA双链断裂(DSB)的同源重组修复(HR)从而引发流产。近…
我院运动医学专科团队亮相“粤港澳运动医学交流与发展论坛2025”
11月22日,“粤港澳运动医学交流与发展论坛2025”在香港中文大学医院举行。我院骨科运动医学科张文涛团队受邀参会,集中展现9项原创研究成果,与粤港澳三地专家分享了肩、膝、踝等多领域的手术技术创新探索及科研进展,并深入交流。该团队凭借高质量报告、多项创新技术、青年医生亮眼表现,获得业内的关注、认可。 本次论坛由广东省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香港中文大学运动医学系、香港骨科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澳门骨科学会联合主办。本次论坛汇聚粤、港、澳三地运动医学领域权威专家,围绕肩、膝、踝、腕、软骨修复及基础研究创新展开深度交流。 我院运动医学科主任张文涛主任医师曾(现)任广东省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分会副主委、中…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举行2025年鼻内镜外科手术精讲学术会议
11月15日,由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办的2025年鼻内镜外科手术精讲学术会议顺利举行。本次学术会议采取了线上+线下直播结合的方式,内容丰富精彩,学习氛围浓厚。线上累计1.8万余人次参加学习。深圳市医师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分会会长卢永田教授、深圳市医学会耳鼻咽喉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柯朝阳教授出席。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王志强教授主持大会。 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鼻科主任李清明主任医师为大会执行主席。卢明副主任医师、孙捷副主任医师、吴思恩副主任医师、黄素红副主任医师、李杰护士长等多位专家共同参与。 首场手术直播由王志强教授团队执行。卫来主治医师首先介绍病例并解读鼻窦CT影像。随后…
肿瘤中心陈永顺教授在CCHIO作专题报告
11月6日至9日,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的2025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CCHIO)在春城昆明召开。本届大会汇聚了国内外肿瘤学专家学者,共议肿瘤防治未来。我院肿瘤中心主任陈永顺教授所作的题为 《开创晚期食管癌的“第五”治疗模式》的专题报告,引发与会专家的广泛共鸣。 近年来,晚期食管癌的治疗主要围绕化学药物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展开。尽管这些模式不断优化,为患者带来了生存获益,但对于许多晚期患者而言,治疗效果仍面临瓶颈。陈永顺在报告中系统梳理了现有治疗模式的成就与局限,探索提出晚期食管癌系统治疗新模式,建议化疗、靶向、免疫治疗、放疗等进行“一体化”应用。同时,将营养、癌痛管理、心理干预、症状控制等…
张慧东:Lnc-HZ14促进液液相分离介导的SPHK1自噬降解而抑制滋养层增殖并引发流产
近日,中山大学第八附属医院张慧东教授团队在国际生物学顶尖科学期刊Autophagy(自噬领域研究的国际权威期刊,中科院一区)发表题为“Lnc-HZ14 promotes LLPS-mediated SPHK1 aggrephagy degradation to suppress trophoblast cell proliferation in unexplained recurrent miscarriage”原创性研究成果,揭示了lnc-HZ14调控液-液相分离(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LLPS)和SQSTM1/P62介导的SPHK1的聚集体自噬降解在…
张慧东/吴琳琳:双酚F暴露与TLR4 rs4986790(SNP)交互作用影响不明病因流产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张慧东和吴琳琳教授团队合作,在国际医学顶尖科学期刊eBioMedicine(Lancet子刊,中科院一区Top)发表了题为:“Interactive effects of Bisphenol F exposure and TLR4 rs4986790 on unexplained miscarriage”的原创性实验研究成果。
香港城市大学/中科院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尹慧勇教授团队联合中山大学黄辉教授等揭示心肌梗死蛋白翻译调控铁死亡新机制
在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与深港科研一体化背景下,香港城市大学/中科院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尹慧勇教授团队联合中山大学黄辉教授、上海海军军医大学李攀教授在国际权威心血管领域期刊Circulation发表题为“ALDH2/eIF3E Interaction Modulates Protein Translation Critical for Cardiomyocyte Ferroptosis in Acute Myocardial Ischemia Injury”的研究成果。
我院张慧东受邀参加第17届国际毒理学大会并作主旨报告
10月15日-18日,由国际毒理学联合会(IUTOX)和中国毒理学会(CST)联合主办的第17届国际毒理学大会(ICTXVII,ICT2025),在北京国测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大会以“毒理学促进安全环境和健康生活”为主题,吸引了来自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毒理学界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我院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张慧东教授受邀在大会上作题为《环境污染物引发不明病因流产的新途径和新机制》的特邀主旨报告,充分展现了毒理学研究的创新成果。 会议设置了50余个专题分会场,共有267位全球学者进行口头发言,议题广泛涉及环境毒理、工业毒理、纳米毒理、临床毒理、表观遗传毒理、药物毒理、替代方法、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