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共抗艾滋 共享健康”
2022年12月1日是第35个“世界艾滋病日”。为进一步推动新时代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全面营造全社会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良好氛围,结合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确定的2022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主题“Equalize”,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确定并发布我国今年宣传活动主题为“共抗艾滋 共享健康”。 该主题紧密结合了2022年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提出的英文主题核心信息,强调每个人都参与进来,携手应对艾滋病流行带来的风险与挑战,倡导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癌症防治关键在早
2022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28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癌症防治,早早行动”。 恶性肿瘤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癌症,癌症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一大类疾病。2018年全球预计有1810万癌症新发病例和960万癌症死亡病例,中国新增病例数占380.4万,死亡病例数占229.6万例,居全球第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 引起恶性肿瘤的因素 引起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可分为行为及生活方式、环境恶化因素、社会心理因素、职业因素、药物因素、病毒因素等六类。其中,行为及生活方式方面,吸烟与多种癌症的发病有关,其中与肺癌的关系最为密切;腌制食品、咸菜等是胃癌的危险因素;黄曲霉菌污…
深圳流感风险升为中级: 别随便用手揉眼睛抠口鼻
随着盛夏到来,深圳的流感风险调整为“中”。普通感冒、流感与“新冠”一样,都属于呼吸道病毒感染,主要的防控措施离不开这“三件宝”: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当前广东省流感的流行优势毒株是“甲3型”,即A(H3N2)亚型流感病毒。A(H3N2)亚型流感病毒是常见的流感亚型,在广东省既往多个年份,如2015年、2017年夏季均有流行。深圳市疾病风险综合预报结果显示:今年6月8日起,深圳市流感的风险等级已由“低”调整为“中”,进入流感夏季流行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型,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
终结结核流行,自由健康呼吸———2021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2021年3月24日是第26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终结结核流行,自由健康呼吸”。主题旨在倡导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和个人积极行动起来,落实传染病防控“四方责任”,动员社会各届广泛参与,形成全民防治结核病的强大合力,为实现终结结核病目标而共同努力。 预防保健科
2020年全国疟疾日“消除疟疾控新冠,同防输入再传播”
今年4月26日是第13个“全国疟疾日”。当前,全国新冠肺炎防控进入“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关键阶段,2020年是我国实现消除疟疾目标年,及时发现、报告、诊断和治疗输入性疟疾病例,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是实现消除疟疾的关键。为促进社会和公众在防控输入性新冠肺炎的同时,提高防控输入性疟疾意识,今年“全国疟疾日”宣传主题确定为“消除疟疾控新冠,同防输入再传播” 。 2020年疟疾防治宣传核心信息: 1.疟疾是一种可防可治的寄生虫病, 发病的典型症状是发冷、发热和出汗。 2.疟疾通过蚊子叮咬或者输血传播,预防疟疾最好的办法是防蚊灭蚊,禁止疟疾患者献血。 3.非洲和东南…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健康教育核心知识——办公室人群防护
1.坚持体温检测 出门前自我检测体温,不带病上班。入办公场所前主动配合检测体温。如有发热,佩戴口罩尽早就医。 2.保持手卫生 接触公共物品及部位,从公共场所返回、饭前便后用流动的水和肥皂洗手或手消毒剂按七部洗手法洗手。 3.坚持戴口罩 办公时间尽量戴口罩,少串门、少交谈,面谈距离不少于1米。 4.减少开会 尽量不开会,少开会,开短会。 5.避免聚餐 采取分餐制,错峰叉位就餐,取餐用餐时尽量不讲话。 6.少开空调勤通风 多开窗通风,尽量减少中央空调的使用,通风时注意防寒保暖。 7.多饮水多运动 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少坐电梯、多走楼梯,坚持运动…
2019年全国疟疾日宣传主题:“消除疟疾,谨防境外输入再传播”
2019年4月26日是第12个“全国疟疾日”。为落实奋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总体要求,实现2020年消除疟疾目标,进一步提高社会和公众的疟疾防控意识,今年“全国疟疾日”宣传主题是“消除疟疾,谨防境外输入再传播” 疟疾防治宣传核心信息 1.疟疾是一种可防可治的寄生虫病,发病的主要症状是发冷、发热、出汗。 2.疟疾可通过蚊子叮咬或者输血传播,预防疟疾最好的办法是防止蚊子叮咬,禁止疟疾患者献血。 3.非洲和东南亚是疟疾高度流行区,派驻非洲、东南亚等地的随队医生应当具备疟疾诊治能力,并储备足量疟疾治疗药物。 4.出国前应当了解目的地的疟疾流行状况。 5.重症疟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