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强

耳鼻喉头颈外科主任

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教授

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科排行榜(STEM)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全国百强学科带头人

医生照片
所属科室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各三级学科技术均衡,尤擅耳外科(各型中耳炎的手术治疗)、功能性鼻内镜外科(慢性鼻窦炎的手术治疗)、头颈肿瘤外科(喉癌,下咽癌的手术治疗)。近年来作为医师协会全国委员连续承担国家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继续教育项目,每年为本地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举办中耳炎(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鼻窦炎(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鼻中隔偏曲(鼻中隔成形术)手术表演。为同行讲解手术的标准与规范,深受好评。多次受邀担任全国各种耳鼻咽喉外科技术进阶课程讲者。

出诊地点
3号楼4楼耳鼻喉门诊;4号楼8楼特需门诊
医生出诊时间
Time slot 评论
星期日: 关闭
星期一: 关闭
星期二: 关闭
星期三: 关闭
星期四: 14:00-17:00 0
星期五: 8:00-12:00 0
星期六: 关闭
导师资格

沈云峰

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山大学高层次人才计划-临床领军人才,曾获江西省百千万人才、江西省青年科学家、江西省医学领先学科带头人等荣誉。

学术兼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肥胖与糖尿病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难治性高血压与周围动脉病分会委员;江西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内分泌代谢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江西省心血管代谢联盟主席等。

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30年,擅长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肥胖、代谢功能紊乱相关脂肪性肝病、甲状腺疾病、垂体肾上腺疾病、骨质疏松症、高脂血症、痛风等的诊治。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专项2项。在Metabolism, Cardiovascular Diabetologia等高水平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江西省科技进步奖和自然科学奖各1项。

医生照片
所属科室

擅长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肥胖、代谢功能紊乱相关脂肪性肝病、甲状腺疾病、垂体肾上腺疾病、骨质疏松症、高脂血症、痛风等的诊治。

医生出诊时间
Time slot 评论
星期日: 8:00-12:00, 14:00-17:00 620, 620
星期一: 8:00-12:00, 14:00-17:00 620, 620
星期二: 8:00-12:00 618
星期三: 关闭
星期四: 8:00-12:00, 14:00-17:00 620, 620
星期五: 关闭
星期六: 关闭
导师资格

杨艳旗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生导师,瑞典医学博士,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

1984年中山医科大学本科毕业,84年至90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工作,于1989年获外科硕士学位。90年赴瑞典Linköping大学留学,97年获Linköping大学心胸外科博士学位。98年获瑞典医师执照,2002年完成专科医师培训并获得专科医师执照。2004年起任Linköping大学医院心胸外科主任医师并获终身职位。2004年12月在中山二院担任心胸外科主任及心脏外科专科主任。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委员;瑞典主任医师协会会员;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转化医学产业分会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广东省心血管外科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副主委。2015年获得首届羊城好医生称号。2016年入选首届岭南名医录。

杨艳旗教授带领曾宽副教授、高敏楠及张露博士等团队成员开展新的手术方式,不断取得零的突破并不断创造佳绩。2005 年完成当时中国最高龄86岁冠心病患者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之后又相继完成89岁和92岁患者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巩固技术,为更多的高龄冠脉搭桥患者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中央和地方媒体均有相应报道。杨艳旗教授带领团队成功救治一例被竹枝穿入心脏引发感染性心内膜炎的9岁男童,男童与伙伴们上山砍竹,在山坡下面的他被伙伴们扔下山的竹竿穿入左胸,竹枝刺穿心脏,他自己拔出竹竿,一支竹枝却留在心脏里。经抢救男童暂时保住了生命,但留在心脏内的竹枝却引发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危及他的生命。杨教授率领团队经仔细检查,缜密计划,通过手术打开心脏取出感染的竹枝,并成功修补被竹枝穿破的心房壁及房间隔,使患童顺利恢复,获得新生。广东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科技频道及新闻媒体曾做详细报道。

杨艳旗教授团队在华南地区率先开展房颤迷宫手术治疗房颤,应用低成本的单极消融 笔完成手术并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降低了治疗费用,让更多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的患者有经济能力接受该项治疗,免受房颤之苦,避免了抗凝治疗及其带来的潜在风险。

杨艳旗教授带领团队冲破耗材的限制,在国内还没有生物带瓣管道(BioComposite graft)的情况下,自己缝制带生物瓣膜的人工血管,并改良了植入技术,为主动脉根部扩张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高龄患者实施BioBentall手术(主动脉瓣置换+主动脉根部-升主动脉置换+冠脉开口原位移植),显著提高了高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在复杂冠状动脉畸形和冠状动脉瘤的外科治疗方面,杨艳旗教授及团队积累了大量可贵经验,手术效果具国际水平。杨教授带领团队为巨大窦房结动脉瘤并冠状动脉右房瘘的患者成功实施左主干冠脉重建、冠状动脉瘤切除、瘘道闭合术,在国际著名心血管外科杂志报道并受到大量关注和高阅读量。一年前为一例成年ALCAPA(左冠状动脉起自肺动脉)综合症患者成功实施左冠状动脉主干解剖重建,采用患者自体肺动脉壁制作新的冠脉管道的手术设计巧妙合理,为全球首创。结果在2022年AHA年会上做了报道,摘要发表在Circulation杂志。人民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广东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进行了采访和报道。2016年,杨艳旗教授接受欧洲心血管外科协会年会的邀请,在巴塞罗那举行的年会上做为特邀嘉宾做了题为“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China”主题报告,广受关注。

近十多年来,杨艳旗教授率领团队收治众多复杂的、曾辗转多地未果的心血管病患者,取得满意效果,深受患者及家属好评,频频被媒体报道,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一个在餐馆就餐后突发胸痛并短暂失去意识的男性患者被送至急诊,详细询问病史后杨教授迅速做出主动脉夹层的初步判断,经C T证实后患者被迅速送往手术室接受手术治疗,大大缩短了从发病到手术的时间,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机率,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羊城晚报等地方媒体对该病例曾做详尽报道。杨教授带领团队多次圆满完成学校和医院交给的医疗任务,为学校和医院争得荣誉。

杨艳旗教授及团队承担中山大学多种教学任务,包括医学院八年制本科教学、硕士、及博士后教学工作,多年来培养了数十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杨艳旗教授参与全国医学本科国家统编教材编写工作,为我国医学教育及医学人才培养做出贡献。十多年来,选送几十名中国年轻的心脏外科、ICU、麻醉科和心脏内科医生赴瑞典Linköping大学医院接受临床培训。多次成功举办心血管外科国际论坛,促进国际合作。

在科研方面,杨艳旗教授团队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导向,立足临床,坚持原创,厚积薄发,在主动脉夹层、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及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和新的治疗理念方面均取得原创性进展,为上述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在国际著名学术杂志上发表研究成果30余篇。

 

学会任职:

•瑞典Linköping大学心胸外科博士

•瑞典Linköping大学医院心胸外科高级顾问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医师、教授、专科主任、学科带头人

•欧洲心脏病学会会员

•瑞典医学会会员

•瑞典高级顾问医师协会会员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转化医学产业分会副组长

•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协会血液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常委

•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常委

 

医生照片
所属科室
医生出诊时间
Time slot 评论
星期日: 关闭
星期一: 关闭
星期二: 14:00-17:00 0
星期三: 关闭
星期四: 关闭
星期五: 关闭
星期六: 关闭
导师资格

牛建民

     牛建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内知名产科专家,2018年度深圳市卫生健康十大杰出贡献者。现任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妇产科主任/学科带头人,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母胎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妊娠糖尿病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妊娠高血压疾病学组委员,中国转化医学联盟常务理事,广东省转化医学学会副会长,广东省医学会母胎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在产科学、母胎医学、围产医学、产科危重症救治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学术研究方向:母胎医学,妊娠期代谢性疾病及母子心血管代谢风险防范;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科研项目8项,相关研究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2项,在JCEM、Hypertension等杂志发表论文150余篇。

医生照片
所属科室

母胎医学、围产医学、产科危重症救治。

医生出诊时间
Time slot 评论
星期日: 关闭
星期一: 关闭
星期二: 8:00-12:00 619
星期三: 关闭
星期四: 关闭
星期五: 关闭
星期六: 关闭
导师资格

张晓

       风湿免疫科科主任张晓,自2024年1月人才引进担任中山大学第八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行政主任及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博士后导师;并兼任澳门科技大学的客座教授、博导(招收在职博士)和镜湖医院顾问医生。1988年开始从事风湿病专业,师从中国风湿病开创者之一陈顺乐教授,1999-2000年赴西澳大利亚皇家珀斯医院风湿科进修关节病,2001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10/2017年分别在加拿大/美国以高级访问学者进修各3个月。先后担任过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会第8届常委,中国医师协会风湿病分会副会长(现任),中国风湿病专业医联盟副理事长(现任)广东省医院协会风湿免疫科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任),广东省医师协会风湿免疫分会第2-3届主任委员和广东省医学会风湿病学会3-4届副主任委员,粤港澳大湾区风湿病联盟主任(省医师协会现任),广东省健康管理协会肺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任),广东省弥漫性肺间质疾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现任),广东省药学会肺血管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现任)等学术团体任职;获得过2项国自然项目资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入最高分28;主持/参与了中轴型脊柱炎、中国结缔组织病肺间质/肺高压、类风湿关节炎及痛风等诊治指南的制定;也是国家及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国家及广东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天行健慈善基金会(5A级)名誉会长/副监事长。

医生照片
所属科室

个人专业擅长: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硬皮病、炎性肌病及关节炎的重症诊治,特别是在风湿病相关肺高压和肺间质病领域。

出诊地点
3号楼3楼内科门诊、4号楼8楼特需门诊
医生出诊时间
Time slot 评论
星期日: 关闭
星期一: 关闭
星期二: 14:00-17:00 0
星期三: 8:00-12:00, 14:00-17:00 0, 0
星期四: 关闭
星期五: 关闭
星期六: 关闭
导师资格

周晓光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深圳福田)新生儿科主任、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二级)。

新生儿科主任、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新生儿重症监护与危重病研究,尤其是新生儿呼吸疾病、脑损伤和早产儿疾病的基础与临床课题研究。

从事新生儿专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近40年,擅长新生儿危急重症如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脑病和早产儿的救治,以及新生儿肺康复、神经康复治疗。对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综合管理、新生儿呼吸支持具有相当丰富的临床经验。

主要社会任职: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新生儿医学公益基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新生儿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专家。

兼任《中国当代儿科杂志》副主编及《中华围产医学杂志》、《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等杂志编委。

近几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省、市科研项目6项,发表科学论文100余篇。主编《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学》、《新生儿重症监护治疗学》和《新生儿危重症救治技术》,参编《实用新生儿学》、《助产学》等医学专著8部。

医生照片
所属科室

新生儿危急重症如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脑病和早产儿的救治,以及新生儿肺康复、神经康复治疗。

出诊地点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深圳福田)
医生出诊时间
Time slot 评论
星期日: 关闭
星期一: 关闭
星期二: 关闭
星期三: 8:00-12:00, 14:00-17:00 0, 0
星期四: 关闭
星期五: 关闭
星期六: 关闭
导师资格

张宜乾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心胸外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2020年带领医疗团队入驻中大八院胸外科

      张宜乾主任在大学附属医院工作2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精通肺结节、肺肿瘤等胸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手术技术精湛,尤其擅长于单孔胸腔镜(全身仅一个长约2cm的切口)下的肺癌微创手术和胸腔镜/纵隔镜下的食管癌微创手术,完成多项胸腔镜下气管成形及血管成型术等高难度复杂手术。带领医疗团队建立肺外科专科,常规开展单孔胸腔镜下的肺叶/精准肺段/亚段切除术,通过磁导航/荧光标记/穿刺定位针进行定位,配合基于CT影像的三维成像技术指导设计手术方案。胸外科手术仪器具有4K高清/3D胸腔镜系统、荧光胸腔镜系统,可在3D影像或荧光标记指导下完成精准肺段/亚段切除术,使肺部早期肿瘤得到“诊”和“治”一次性解决。

      常规开展穿刺消融术:对于肺功能较差、年龄较大、转移瘤或其他不宜/不耐手术肺肿瘤患者,科室开展CT定位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仅局部麻醉完成,创伤小,痛苦少,结合靶向及免疫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Tubelss麻醉手术:非插管麻醉下的胸部手术,避免术后气管插管不适,已经广泛开展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以及肺大疱切除术,也广泛应用于各种良性肺部肿瘤等,采用先进的非气管插管麻醉技术(Tubelss)结合单孔高清胸腔镜手术,创伤轻,术后恢复快,麻醉不适感轻。MDT(多学科综合治疗):联合院内多学科合作对肺癌术前评估、手术指征、规范化手术方案、术后综合治疗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系统方案,根据病理分期结合基因检测结果,制定肿瘤个体化方案(手术、术前新辅助化疗及术后分期化疗、靶向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等)。

      常规开展食管癌微创手术治疗15年,目前食管癌微创手术率95%以上,技术位居省内一流水平。近年开展的腹腔镜联合纵隔镜技术,避开胸腔手术,减少心肺并发症,使许多身体素质较差的80岁以上老年患者也有机会得到手术治疗,达到了手术更微创及康复更快速的治疗目的。

      主持及参与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6项,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2项,国内外杂志发表专业论文二十余篇,其中被SCI收录十余篇。

     学会任职: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肿瘤康复协会肺癌分会副主任委员

                       深圳市医学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深圳市医学会胸外科专委会精准治疗学组组长

                       深圳市健康管理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医生照片
所属科室
出诊地点
3号楼3楼 外科33诊室
职称
医生出诊时间
Time slot 评论
星期日: 关闭
星期一: 8:00-12:00, 14:00-17:00 619, 619
星期二: 关闭
星期三: 关闭
星期四: 8:30-9:30 618
星期五: 关闭
星期六: 关闭
导师资格
名医推荐设置
显示

何朝辉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2018年医院引进的高端人才

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出诊时间:

每周一上午8:00-12:00     3号楼3层 40号诊室

每周四下午14:00-17:00   4号楼8层 特需门诊

医疗专长:2000年在广州医科大学攻读外科学硕士,师从我国著名泌尿外科专家李逊教授和吴开俊教授。2009年中山大学外科学博士毕业后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微创外科中心泌尿外科工作,并于2011年到比利时鲁汶大学医院进修。临床工作20余年,完成经皮肾镜手术3000例,腹腔镜手术1000余例,年均3-4级手术量600例次。技术上目前已熟练掌握经皮肾术、输尿管硬软镜术和腹腔镜技术等微创手术,擅长输尿管狭窄系统性修复、肾细胞瘤伴静脉瘤栓、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的治疗,目前已在大量临床经验基础上创建输尿管梗阻修复体系、肾癌伴癌栓治疗体系、泌尿系结石防治体系等多个泌尿外科疾病治疗体系。擅长微创手术治疗治疗泌尿系肿瘤,如:肾肿瘤、肾上腺肿瘤、输尿管肿瘤、膀胱肿瘤、前列腺肿瘤等;擅长微创手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特别是复杂性肾结石(鹿角型结石等)。

社会任职: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泌尿工程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委员、CSCO中国尿路上皮癌专家委员会成员、深圳市医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学术成就:主要从事泌尿系肿瘤和泌尿系结石有关方向的研究,包括膀胱癌的分子标记物筛选、抗肿瘤药物的耐药机制和分子靶向治疗,泌尿系结石的发病机制及其潜在的药物机理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及省市级科研基金8项,发布专利3项,近五年发表论文38篇,其中SCI 28篇,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主持多项国家级、省级、市级继续教育项目。《输尿管外科学》、《经皮肾镜取石术》、《输尿管软镜术》、《微创泌尿外科手术学》、《泌尿外科学》、“Difficult Cases in Endourology”、“The Management of Urolithiasis, The rational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等教材及专著的编委。获“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称号。

医生照片
所属科室

2000年在广州医科大学攻读外科学硕士,师从我国著名泌尿外科专家李逊教授和吴开俊教授。2009年中山大学外科学博士毕业后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微创外科中心泌尿外科工作,并于2011年到比利时鲁汶大学医院进修。临床工作20余年,完成经皮肾镜手术3000例,腹腔镜手术1000余例,年均3-4级手术量600例次。技术上目前已熟练掌握经皮肾术、输尿管硬软镜术和腹腔镜技术等微创手术,擅长输尿管狭窄系统性修复、肾细胞瘤伴静脉瘤栓、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的治疗,目前已在大量临床经验基础上创建输尿管梗阻修复体系、肾癌伴癌栓治疗体系、泌尿系结石防治体系等多个泌尿外科疾病治疗体系。擅长微创手术治疗治疗泌尿系肿瘤,如:肾肿瘤、肾上腺肿瘤、输尿管肿瘤、膀胱肿瘤、前列腺肿瘤等;擅长微创手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特别是复杂性肾结石(鹿角型结石等)。

出诊地点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3号楼3层 外科系统泌尿外科40诊室
医生出诊时间
Time slot 评论
星期日: 关闭
星期一: 8:00-12:00 0
星期二: 关闭
星期三: 关闭
星期四: 14:00-17:00 0
星期五: 关闭
星期六: 关闭
导师资格

吴晓滨

医学博士,中山大学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后导师。美国密歇根大学访问研究员、博士后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内镜中心副主任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深圳市卫生健康菁英人才、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

 

学术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评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Molecular CancerCancer Letters等国际顶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20余篇,单篇影响因子最高达41.444/Q1

 

学术任职:深圳市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胃肠外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健康管理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结直肠癌MDT联盟(​​​​​​​常务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加速康复外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营养学组基础营养组副组长),广东省临床医学会肿瘤微创治疗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肿瘤外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会),世界内镜医师协会肝胆胃肠微创外科联盟(​​​​​​​常务理事),广东省潮人海外联谊会健康委员会(​​​​​​​青年常务委员),中国NOSES(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Surgery)联盟广东分会(理事)。

医生照片
所属科室

从事食管胃肠疾病医教研工作20余年,对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等消化道肿瘤综合诊治与微创手术有丰富的经验,对消化道肿瘤的围手术期营养与快速康复治疗有深入的研究。擅长消化道肿瘤、腹膜后肿瘤、食管裂孔疝、腹股沟疝、肠瘘、短肠综合征、贲门失弛缓症、消化道出血等危急重症的诊治,痔疮、肛瘘等肛肠疾病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营养治疗经验,对肥胖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的外科治疗有深入的研究。

在国内早期开展袖状胃切除、胃旁路等减重与代谢手术,NOSES手术(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LECS手术(腹腔镜和消化内镜联合手术)、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等术式,年均主刀食管胃肠肿瘤400余台,开展胃肠外科所有高难度限制性手术。

从早诊早筛、发病机制、免疫调控、功能术式四个方面构建了“胃癌精准防治体系

 

出诊地点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3号楼3楼外科36号诊室
职称
医生出诊时间
Time slot 评论
星期日: 关闭
星期一: 8:00-12:00 0
星期二: 关闭
星期三: 关闭
星期四: 关闭
星期五: 关闭
星期六: 关闭
导师资格

周培媚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卫健委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成都市卫生计生系统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医学高层次人才计划同行评议专家,四川省卫生健康委科技项目评审专家。担任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变态(过敏)反应与临床免疫分会常务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皮肤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皮肤病康复专业委员会特应性皮炎康复学组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分会荨麻疹学组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委员,四川省医学会皮肤性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老年医学会皮肤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常委,四川省女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常委,四川省医学会变态反应专委会委员,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委会委员,四川省美容整形协会微整形与抗衰老分会理事,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常委,成都市医学会皮肤性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成都市高新医学会皮肤病与美容学分会常委。以第一作者发表中英文论文40余篇,获得专利5项;参编学术专著1部。主持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科研项目1项,四川省卫健委科研项目5项,成都市卫健委科研项目1项。主持或参研课题获省市科技进步奖30余项。

医生照片
所属科室
出诊地点
3号楼3楼皮肤科门诊;特需门诊
职称
医生出诊时间
Time slot 评论
星期日: 关闭
星期一: 8:00-12:00, 14:00-17:00 0, 0
星期二: 8:00-12:00 0
星期三: 关闭
星期四: 8:00-12:00 0
星期五: 关闭
星期六: 关闭
导师资格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