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鸭!好奇之下干了这件事,提心吊胆20年......
作为曾经的“网红” 小黄鸭受到了一众人的追捧 不仅成年人会把各种造型的小黄鸭 装饰在车上、办公室....... 还有家长会买来给孩子玩 不过小黄鸭可爱的背后 还存在着安全隐患 今年26岁的林先生 就因为多年前和小黄鸭的一次“互动” 让他20年来饱受“折磨” 林先生回忆,大概在小学一年级时 他拥有一只会发声的“小黄鸭” 有一天,他闲来无事 出于好奇就“解剖”了小黄鸭 把里面用于发声的橡胶塞拿出来一探究竟 随即,他就把橡胶塞吸了下去 …
颈肩腰痛,不只是按摩这么简单
颈椎病、肩颈综合征、腰背痛、椎间盘突出等颈肩腰痛是门诊常见疾病。随着白领群体数量的增加,脊柱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增多以及年轻化趋势。从患者的主观意愿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的推拿治疗,到美容院理疗馆的按摩服务都是首要选择。然由于疾病本身的复杂性以及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在很多情况下按摩并不能起到治疗或缓解的效果。如何正确了解自己的脊柱情况,以及选择接受何种治疗,对于个人的康复十分重要。 人体脊柱关节的结构除26块椎骨外,还有中间起缓冲作用的椎间盘,椎骨四周紧密包裹的韧带,上下关联的肌肉,以及穿梭其中的血管和神经。这样复杂的结构使脊柱成为了兼顾承重、活动以及传导神经等多功能的“主心骨”。…
肿瘤患者的噩梦
癌性疼痛是疼痛部位需要修复或调节的信息传到神经中枢后引起的感觉,是造成肿瘤晚期患者主要痛苦的原因之一。 癌性疼痛是晚期肿瘤患者面临的主要痛苦之一,也是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临床数据显示,初诊的肿瘤患者中疼痛的发生率为25%,恶性肿瘤患者中约有30%~50%会出现中到重度疼痛,而晚期肿瘤患者中约有75%~95%会出现难以忍受的慢性疼痛。 癌性疼痛会随着患者病情的进展而逐渐加重,因此成为恶性肿瘤癌痛最具代表性的疼痛,也是恶性肿瘤骨转移时最为代表性的表现之一。 癌性疼痛的原因可分三类:肿瘤直接引起的疼痛,约占88%;肿瘤治疗引起的疼痛,约占11%;肿瘤间接引起的疼痛,约占1…
周杰伦、张嘉译、蔡少芬等明星也得这个病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炎症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是以反复的炎症致使我们的关节附着点的肌腱、韧带、关节囊发生病变,炎症、纤维化甚至最后骨化。 AS是四肢大关节以及椎间盘纤维环及其附近结缔组织纤维化和骨化,以及关节强直为病变特点的慢性炎性疾病。 AS属风湿免疫性疾病范畴,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一般认为它与我们的基因HLA-B27高度相关,同时可能和志贺菌、沙门菌等肠道病原菌的感染有关。 骶髂关节是最早发病的部位。常见症状是下腰背痛伴晨僵,单侧或者双侧向下肢放射,持续时间大于3个月。晚期会出现典型的“竹节样”脊柱改变。还有30%左右的人,会出现关节外症状,如眼部病变、心…
管住嘴,少痛腿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致血尿酸增高引起的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痛风性关节炎,以踇趾关节红、肿、热、痛、活动障碍等为主要表现,晚期往往多关节的肿痛和活动受限,常与饮酒、进食富含嘌呤的食物有关。多数患者的关节炎表现为发作性,病程缓解期与健康者一样,严重痛风者可出现多发关节的痛风石。 防治要领: 均衡营养,低嘌呤饮食,远离大骨汤,益多食用绿叶蔬菜; 禁食海鲜、动物内脏,戒烟戒酒,尤其是啤酒和药酒;避免含果糖的饮料; 坚持减肥,适度规律运动; 坚持每日饮用白开水2000-3000毫升,碱化尿液,利于尿酸排除; 防止受寒、受潮及外伤,避免过度劳累; 如有关节疼痛,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
软组织疼痛
软组织疼痛是最常见、最多发的一种疼痛病症,是指以肌肉、韧带、筋膜、肌腱、滑膜、脂肪、关节囊等软组织损害引起的疼痛及其相关征象的疾病。 多由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后所引起软组织无菌性炎症、纤维组织增生、炎性组织粘连、变性和挛缩,从而产生疼痛,临床以颈肩腰腿痛为最多见。 软组织疼痛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对人体的危害可轻可重,也被列为世界性的重大研究课题。 防治要领: 养成良好习惯 避免长时间单一姿势、过长时间伏案低头、久站久坐久行等; 科学用力和运动防止扭、挫伤,注意劳动姿势,避免过度负重,正确姿势搬物、持重;充分热身,科学运动,做到“酸加麻减痛停”; 睡眠要领多以仰卧、侧卧为宜…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系统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微细结构破坏,表现为骨脆性增加,骨折风险增加,危害严重,又被称为不死的癌症。 防治要领: 自我检测:老年、高龄者如有腰背部无力、疼痛、驼背、身高变矮等需及时检测骨密度; 日常摄取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奶类、豆制品、海产品、干果蔬菜类等;远离烟酒和咖啡; 适度阳光下运动,如慢跑、太极等,每周2-3次,每次30-60分钟; 避免重体力劳动,严防跌倒摔跤等; 定期检测骨密度;及早就医,规范治疗。
病例分享——陪护病人,你喂对了吗?
平 平时大家吃饭时,有没有因为说说笑笑,打打闹闹而突然“呛”到,这是因为气管突然“呛”入食物,收到异物刺激是发生防御反射性剧咳,迫使异物排出以保护下呼吸道。 但对于病情较重的病人,如果由于年龄、疾病、药物等原因失去这一防御反射,又会出现什么后果呢?下面我们分享一个案例。 钱先生因一次意外从高处坠落导致头部、颈部及全身多处软组织损伤,收入我院重症医学科。入院后予颈托固定,予呼吸机辅助呼吸、抗感染、抗炎、护肝等治疗。钱先生有发热,肺部感染,并留置胃管,行肠内营养治疗。 钱先生在脱离呼吸机自主呼吸后随即转入骨科治疗,然而治疗过程中仍有低热和肺部感染。 这期间,钱先生一直行肠内营…
嗅觉减退警惕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好发年龄在60岁以上,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且男性稍高于女性。目前世界各地均有本病发生,发病率65岁以上男女的帕金森病患病率为2.06%(男性2.12%,女性1.98%),即平均100个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2个人会患帕金森病。各方调查材料均提示近年来我国帕金森病有增加的趋势。 目前关于帕金森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最为公认的理论,就是大脑里面有一种物质叫多巴胺,它产生于一个叫黑质的地方,它在协助人体进行随意运动、控制不自主运动、调节肢体姿势及灵活度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当多巴胺减少时,机体对以上几方面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