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系统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微细结构破坏,表现为骨脆性增加,骨折风险增加,危害严重,又被称为不死的癌症。 防治要领: 自我检测:老年、高龄者如有腰背部无力、疼痛、驼背、身高变矮等需及时检测骨密度; 日常摄取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奶类、豆制品、海产品、干果蔬菜类等;远离烟酒和咖啡; 适度阳光下运动,如慢跑、太极等,每周2-3次,每次30-60分钟; 避免重体力劳动,严防跌倒摔跤等; 定期检测骨密度;及早就医,规范治疗。
病例分享——陪护病人,你喂对了吗?
平 平时大家吃饭时,有没有因为说说笑笑,打打闹闹而突然“呛”到,这是因为气管突然“呛”入食物,收到异物刺激是发生防御反射性剧咳,迫使异物排出以保护下呼吸道。 但对于病情较重的病人,如果由于年龄、疾病、药物等原因失去这一防御反射,又会出现什么后果呢?下面我们分享一个案例。 钱先生因一次意外从高处坠落导致头部、颈部及全身多处软组织损伤,收入我院重症医学科。入院后予颈托固定,予呼吸机辅助呼吸、抗感染、抗炎、护肝等治疗。钱先生有发热,肺部感染,并留置胃管,行肠内营养治疗。 钱先生在脱离呼吸机自主呼吸后随即转入骨科治疗,然而治疗过程中仍有低热和肺部感染。 这期间,钱先生一直行肠内营…
嗅觉减退警惕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好发年龄在60岁以上,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且男性稍高于女性。目前世界各地均有本病发生,发病率65岁以上男女的帕金森病患病率为2.06%(男性2.12%,女性1.98%),即平均100个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2个人会患帕金森病。各方调查材料均提示近年来我国帕金森病有增加的趋势。 目前关于帕金森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最为公认的理论,就是大脑里面有一种物质叫多巴胺,它产生于一个叫黑质的地方,它在协助人体进行随意运动、控制不自主运动、调节肢体姿势及灵活度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当多巴胺减少时,机体对以上几方面的控制…
血压忽升高,知识知多少?
Q:高血压需要长期服药吗? A:应用降压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及部分继发性高血压需长期服药。 Q:服药剂量是怎么样的? A:用降压药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达到降压目的后,可改用维持量以巩固疗效。 Q:服用降压后应注意什么? A:使用可引起明显直立位低血压的降压药物时,从坐或平卧位起立时,动作宜缓慢,特别是夜间起床小便时要注意安全,以免血压突然降低引起昏厥而发生意外。 Q:对于血压显著增高多年的患者应注意什么? A:对血压显著增高已多年的高血压患者,不宜使血压下降过快、过多,高…
探索喉癌并气管癌光动力一体化照射新疗法
日前,我院呼吸科、麻醉科、耳鼻喉头颈外科密切合作,协同攻坚,为一名喉癌并气管癌患者实施了光动力一体化照射新疗法,取得成功经验。 这名患者是一位71岁的慢阻肺并Ⅱ型呼吸衰竭病人,患者声音嘶哑和大气道异常呼吸音与其他患者明显不同,经检查患者同时还有喉癌和气管癌,声门下气管肿瘤累及近4厘米,肿瘤已阻塞气道60%左右,所以患者近期已无法活动,一直坚持的家庭氧疗也不能缓解症状。 诊断明确后家属十分着急,到处打听治疗方法,听到的都是手术治疗,但又都说因有气管肿瘤手术就十分麻烦,再听说他有慢阻肺就又都拒绝考虑手术了。 对于这名患者的具体情况,我们呼吸科团队有着清醒的认识。其手术不单是风险极高,而…
借力“神器”导航探知结节良恶
我院实施华南地区首例电磁导航冷冻肺活检术 日前,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呼吸科在双聘学科带头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原副院长、现任呼吸内科/MICU首席专家谢灿茂教授带领下,成功实施了华南地区首例电磁导航冷冻肺活检术。此项技术的临床应用极大地改变了肺癌诊断和治疗模式,使肺癌的治疗进一步微创化、精细化,尤其对肺癌的早发现、早治疗意义重大。 一旦查出肺部结节,人们通常如临大敌:“我不会摊上肺癌了吧?”按照传统方法,诊断结节良性还是恶性都要通过CT。平均3个月到半年一次的CT检查,让人崩溃的不止是身体,还有脆弱的心理。 中大八院呼吸科副主任陈小可介绍,该技术的先进之处在于其具有“GPS”定…
气道也能放支架,你造吗?
冠心病患者放支架治疗,对人们来说已是常识,区县级医院冠脉支架治疗更是较为普及,急性冠脉事件死亡率已大幅度下降。相比之下,严重气道阻塞的治疗远没有那么让人看好,治疗上还是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通气占主导地位,有些患者在未能解除气道内肿瘤或狭窄阻塞病因的情况下,呼吸机维持治疗不久仍不治而终。 近10年来国内呼吸介入治疗快速发展,不少大城市三级医院通过支气管镜热消融、冷冻,尤其是气道支架置入等方法,快速解除患者严重气道阻塞呼吸衰竭症状,为后续治疗如化疗、放疗等创造了条件和机会。 但不论是在气管里还是在支气管里放支架都被认为是介入治疗中的难题。国内目前能够独立开展的医院还较少。从2014年起…
中医治顽症:舌头麻木,饮食无味,见证针灸的“神奇”疗效
近日,一位九十岁高龄退伍老兵曾爷爷因舌头麻木1月半,偶有头晕、胸闷来我院就诊。自诉令其苦不堪言的是舌头麻木,饮食全然不知滋味,导致食欲越来越差,全身也不得劲,连生活都失去了乐趣。近期偶尔出现头晕欲倒、胸闷不适,血压偏低,加之既往曾有冠脉支架植入术史,为求详细诊治,在中大八院高血压病区住院检查治疗。检查后提示心率慢,频发早搏,遂予以安装心脏起搏器治疗。经治疗后头晕、胸闷症状缓解了,但困扰其1个半月的舌麻症状仍未能查出明确病因。经住院科室商议,决定请中医科会诊。 中医科会诊医生柳元娥主治医师在查阅了患者病历资料,并对其进行详细的望闻问切后,从中医系统的辨证论治分析患者舌麻是由于年老气血不足,不能…
揭开急性白血病的“神秘面纱”
韩剧有三宝,车祸兄妹绝症好。据本看剧小能手不完全统计,剧中的“绝症”以白血病出现的次数最多! 所以白血病就变成了最为人所熟知的披着神秘面纱的肿瘤界大明星! 哲学大佬黑格尔说过:“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按咱说,世上也莫得无缘无故的白血病呀! 白血病是怎么练成的? 首先,非常悲催的是,白血病的确切病因还没有找到喏。 但是!主要的几个惯犯我们都在密切监控中! 头号嫌疑犯:毒物接触 目前医学界已发现苯及其衍生化学物质会导致白血病发生。而这些物质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存在于在橡胶…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除了“食不语”,专家还强调了这3个细节
目前 在新型冠状病毒暴发的情况下 全国上下都投入到了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斗争中 而我们的广大群众,应该怎样保护自己? 官宣已经够多,大家看了吗? 尽量不出门,出门戴口罩,洗手再洗手,增强抵抗力等等,大家做到了吗? 我们要: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仅仅不出门是远远不够的。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主任陈小可主任医师特别提醒,在日常生活中,以下4个细节不容忽视: 01.“埋头苦吃” 老祖先说,“食不语”,真是很有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