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 | 来电了?!五旬大叔:那天,我心乱如麻……
“心跳次数越快,持续时间越久,对患者造成的危害越大。”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心律失常专科负责人张焕基解释,“持续发作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缺血,甚至导致心功能下降”。
对口帮扶︱CCU帮扶专家开展云南凤庆首例规范右心导管检查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帮扶专家郭攸胜作为中山大学第七批医疗帮扶专家,在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人民医院成功开展了首例规范右心导管检查,为当地肺动脉高压患者首次开展规范化诊疗活动,填补当地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
心血管内科开展房颤患者规范化管理研讨会
5月15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心血管内科于1号楼12楼会议室开展“房颤患者规范化管理研讨会”,聚焦房颤诊疗的数字化革新与抗凝治疗优化策略。
2025深圳心血管学科系列学术活动举行
为进一步活跃区域学术交流,推动心血管诊疗服务能力提升,5月11日,由深圳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与深圳市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联合主办,福田区心血管专业质量控制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承办的“心血管学术交流与学科建设能力提升”培训系列活动在中大八院启动。中大八院伍贵富教授与阜外医院深圳医院胡奉环教授分别致辞。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吴淳教授主持培训会启动仪式
心内科︱“心”速救援 我院专家帮扶云南凤庆成功抢救心血管病危重患者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帮扶专家郭攸胜指导心血管内科医护团队成功为一名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持续性室速)患者实施了电复律治疗,标志着凤庆县人民医院在急危重症救治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
心内科 | 心脏问题也能“3毫米”搞定?心内科“精修细补”86岁老伯心“门”
二尖瓣重度反流作为老年常见致死性疾病,传统外科手术对高龄患者存在创伤大、恢复慢等局限。经导管瓣膜修复技术通过3—5毫米微创切口,运用特制夹合器修复瓣膜结构,不仅能有效降低反流级别,更具备手术时间短(平均1—2小时)、术后次日可下床活动、3—5天出院的显著优势。该技术为合并多系统疾病的高危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标志着结构性心脏病治疗进入精准微创时代。
心内科|心脏突然“蹦迪”,皮下救命神器自动按键!这家老牌心内科又双叒解锁黑科技啦~
60岁的陈叔(化名)去年经历"生死时速"至今还心有余悸——心源性猝死前兆,胸口像压了千斤顶,眼前一黑直接栽倒在地。不久前,陈叔再次因恶性心律失常意识不清,家人赶紧送到了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心内科。
筑高地︱伍贵富教授任深圳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
2月11日,深圳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六届委员会换届会议举行。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心内科主任、学科带头人伍贵富教授当选第六届委员会主任委员,黄辉教授任学会常委,吴剑胜、张焕基、梁建文教授任学会委员。梁建文教授兼任学会秘书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