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清淡饮食?
发布日期:2024-09-23
每次生病,医生总是嘱托要清淡饮食。很多家属和患者以为清淡饮食就是“只吃素、喝粥,不能吃肉”,这真是大错特错了。
什么是清淡饮食呢?
“清淡饮食”是指在营养充足并均衡的前提下,控制油、盐、糖的摄入量,并不是只吃素。不同于“肥甘厚味”,“清”指少油,“淡”指少盐,是一种健康的饮食习惯。从营养角度来看,蛋白质、脂肪、糖、无机盐、水、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是人体的七大基本营养物质,缺一不可,任何一类物质的缺少都会导致身体营养的不均衡。在保证食物多样化的基础上,合理搭配营养,尽可能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口味清淡平和,且营养丰富、容易消化。
如何做到清淡饮食?
烹饪时控好量,把好油、盐、糖关
少盐
每日食盐摄入量应小于5克。
少油
每日食用油摄入量控制在25-30克。
少糖
减少高糖食品的摄入。建议每日添加糖的摄入量控制在50克以下,最好不超过25克。这里的添加糖包括白砂糖、冰糖、红糖等,以及甜点、含糖饮料中的果糖、葡萄糖、果葡糖浆等。因为它们会促使胰岛素水平上升,加速脂肪合成,危害健康。
不要吃重口味,辛辣食物
对于辣椒和一些香辛料生病期间尽量不要食用,以免产生胃肠道刺激。
烹调常用蒸煮
使用快炒、清炖、清蒸、白灼等方式加工菜品,最大程度保留食物的原味和营养。
可以吃白肉和瘦肉
适当摄入优质蛋白,可避免营养不良。尤其对老人、儿童、术后或疾病恢复期患者,适当吃肉有助于伤口恢复,弥补被疾病额外消耗的能量,促进肌肉和骨骼健康。优先选择瘦肉,少选五花肉。相较于畜肉,鱼、禽类等白肉的脂肪含量相对较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特别是鱼类,对预防血脂异常和心脑血管疾病等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