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八呼吸人才全国呼吸盛会展风彩
8月19日—24日,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24(第二十五次呼吸病学学术会议)在美丽的杭州钱塘江畔隆重召开,会议主题“全面提升PCCM专病照护能力,促进呼吸疾病早防早诊早治”,与会学者专家,共同探讨与分享呼吸道疾病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对青年学者提出殷切的期望。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科主任张建全教授主持大会的肺部真菌感染领域专题报告及讨论,其团队中,2024届硕士研究生沙昊珺作为青年学者受邀在大会做口头发言分享经验。博士研究生潘绵鸾、硕士研究生邓杰华、黄明思和主治医师曹文娟、林海容等荣获壁报交流的机会,向与会专家同行展示了研究团队的部分最新研究成果。
硕士研究生沙昊珺以《伴与不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HIV阴性非结核分枝杆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为题,进行了精彩的报告。该研究评估了伴与不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对HIV阴性非结核分枝杆菌病患者表现出的不同临床特征及预后差异,不仅为其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疾病的诊断开辟了全新视角。同时,该论文被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组委会评为“高质量论文”。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简介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国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项目(PCCM)三级达标单位,中山大学呼吸病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深圳市医学会呼吸分会副主委单位,福田区及医院重点学科。科室普通病床50张,重症监护病房(RICU)床位6张,下设感染、慢阻肺、哮喘、变态反应性(过敏)疾病、肺结节与肺肿瘤及呼吸内镜介入、胸膜疾病、睡眠障碍疾病、戒烟等特色亚专科及门诊。拥有先进的耶格牌肺功能仪、有创及无创呼吸机、肺康复系统、多导睡眠监测仪等以及各种先进内镜检查及治疗系统,临床、科研及教学水平在深圳市处于领先水平。
特色专业技术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临床防治综合实力强,在耐药细菌、真菌、结核、非结核分枝杆、努卡菌、病毒等以及其他罕见病原体所致的难治性、复杂性感染等诊治达国际水平,参与慢阻肺病、哮喘、支气管扩张等规范化诊治国际和国内指南制定,对睡眠障碍疾病、终末期肺气肿、肺心病、呼吸衰竭等有系统康复治疗及家庭照护指导。
深圳市最早设置变态反应科(过敏疾病),个体化脱敏治疗以及最前沿的生物靶向治疗; 能有效的为过敏性疾病患者解除病痛。
呼吸内镜介入技术处于深圳市领先地位,为气道狭窄、支架植入痿口封堵、气道异物、肺结节冷冻活检、胸腔活检、肺减容及气道热成型患者,提供24小时绿色通道。对微小肺结节的良恶性有精准的早期鉴别,为肺癌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重症监护病房(RICU)收住以呼吸系统为主的各种各种疑难及危重症的诊治:包括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大咯血、气道梗阻、误吸、弥漫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炎、病毒性肺炎、大量胸腔积液、气胸、重症肺癌、肺栓塞等,在呼吸机治疗、气道管理、肺循环监护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自2020年以来,中大八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张建全教授带领下,学科在医、教、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获得国家级课题2项,省自然基金课题2项,市、区及课题5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总影响因子大于200),参与编写多部临床内镜技术、呼吸疾病规范化诊治的指南、专家共识的制定。课题组目前在读博士4人、硕士5人,在站博后2人,专职科研1人。已经积累相关疾病相当数量的临床标本库,建立了多种疾病的随访系统,多项队列研究正在进行,课题组有持续高质量的临床与基础成果产出,欢迎有志于呼吸疾病研究的青年才俊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