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宝宝扎堆报到,新手妈妈们,你的手腕出现疼痛了吗?
龙宝宝扎堆报到,新手妈妈们,你的手腕出现疼痛了吗?
随着龙宝宝扎推报到,新手妈妈们需要不断地喂奶、换尿布、抱小孩,如此日复一日易导致手腕部出现疼痛,这就是我们俗称的“妈妈手”。
为什么会引起“妈妈手”呢?
“妈妈手”,学名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是一种慢性劳损引发的无菌性炎症。对于产后妈妈(或者其他抱宝宝的家庭成员)来说,不正确的抱娃姿势及反复的腕部用力导致手腕经常处于抗阻力的桡偏状态,这就使负责伸拇指和桡偏腕关节的肌肉——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腱与腱鞘反复磨损。腕管长期处于充血、水肿、肥厚、管腔变窄的状态中,就比较容易形成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疼痛难忍,严重地影响了生活和照顾宝宝。
那么,在家如何自我诊断“妈妈手”?
是否得了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医生常常会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及体格检查进行诊断。妈妈们也可以在家进行一个小实验,先自我诊断。
当发现有以上症状时,建议即时来康复医学科就诊,我们将根据您的情况提供以下治疗:
- 物理因子治疗:冲击波治疗、中药熏治疗、热疗、中频脉冲电治疗等,修复组织,缓解疼痛,控制炎症渗出。
- 康复手法训练:手法治疗放松紧张的软组织,松解疼痛的关节
- 封闭注射:将激素与镇痛药物 混合后进行局部注射,可达到迅速缓解症状的目的
- 外固定矫形器:限制腕部活动,从而缓解症状,特别是因在哺乳期无法使用药物或无法规律来院治疗的宝妈,矫形器的保护尤为重要。
为什么“妈妈手”要佩戴外固定矫形起呢?
“妈妈手”是因为腕部用力过多引起的慢性劳损导致,那么减少腕部的用力,让其休息,从而达到减轻症状的目的,此时支具的作用就凸显出来,支具可以限制患者活动,减少肌腱摩擦,从而达到缓解以至减轻患者症状的效果,研究表示外固定矫形器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治疗后患者疼痛较前明显缓解,活动能力显著增强,肢体力量有所增加。
康复医学科如何为每个妈妈量身定做矫形器呢?矫形器日常如何佩戴呢?
矫形器的制作一般分为5个步骤,需大概30min制作
- 根据每位宝妈手型绘图
- 裁剪相应板材
- 板材放入水箱加热
- 成型:宝妈摆放好体位,直接在其手上塑型
- 后期加工:制作完成后对矫形器打磨、修剪、固定等后续操作,做到与宝妈手型完美贴合。
矫形器的佩戴:在需要拇指活动室佩戴矫形器,休息时可取下,佩戴时长由2h循序渐进,佩戴3-8周,观察是否有红肿、压痛,如有不适可随时到医院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