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妈”陪我两个月,想不崩溃都很难
有男朋友吗
结婚了吗
生娃了吗
小仙女们的世界
总是逃不掉七大姑八大姨的问候
当然
还有更崩溃的
大!姨!妈!
两个月来一次,来一次两个月的那种
深圳女孩小王(化名)被“大姨妈”困扰了很久,每次“亲戚”来访都比别人时间长,有时间竟然持续两个月。半年下来,小王面颊苍白,日渐消瘦。到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超声医学科一查,原来是一个长在子宫内膜附近的子宫肌瘤惹的祸。
小王本是风华正茂的年纪,本想年底和男朋友订婚,但最近半年总是经期延长,脸色苍白,日渐消瘦。
小王来到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就诊,血常规检查发现血红蛋白才79g/L(正常115-150g/L),经超声医学科学科带头人、知名肿瘤“消融”专家许尔蛟主任会诊后,发现她肚子里有一个7公分的子宫肌瘤,离子宫内膜很近,导致月经量增加,贫血。如果不干预,不仅会影响正常生活,还可能影响后续生育。
小王听后脑子懵懵的,半信半疑地回了家。
几个月,一通电话再次打到中大八院超声科,“许主任,拜托您帮帮我,帮我恢复正常的生活”。许尔蛟想起来,这是半年前来检查的那个面颊苍白的小姑娘。
小王说,回家后已经因贫血几次差点晕倒,生活和工作完全被打乱。因为未婚未育,小王不想做腹腔镜,担心肌瘤剔除后子宫创面大,不好愈合,甚至影响生育,而肚子上又担心留下瘢痕。于是,许尔蛟主任向她推荐了微波消融治疗。
在超声介入肝癌微创治疗方面,许尔蛟教授是当仁不让的“专家”,同时对子宫、甲状腺、乳腺、肾脏等实体肿瘤消融治疗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是女性常见的疾病,可导致月经周期延长、量多、贫血,以及痛经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传统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随着女性对保留子宫、维持盆腔结构,以及对美观、微创的需求,子宫肌瘤及腺肌症的微创消融治疗,越来越受到女性患者的认可和欢迎。
许尔蛟主任给小王制定了周详的手术计划:由于病灶一侧与肠管紧邻,另一侧则紧压子宫内膜,因此采用宫腔冷循环、人工腹水等辅助技术,最大范围的消融病灶的同时保护好周围重要结构,不影响生育功能。整个过程基本不出血,肿瘤内没有血供,子宫内膜和肠管没有热损伤,而手术区域皮肤上仅能看到2mm的小针眼,术后第一天小王便能下床活动,第二天就出院了。
术后一个月,许主任便接到了小王的电话,电话里面她兴奋地说:太感谢许主任,姨妈终于不“久住”了,她终于可以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术后3个月,小王的病灶就缩小了一半(术前体积约28cm3,术后3个月体积约14cm3),血红蛋白升高了20g/L,她的脸色也逐渐便红润起来。
子宫肌瘤的危害
子宫肌瘤好发于30-50岁育龄期女性,50%以上为多发,手术是主要治疗方式,但术后复发率高达30%
体积较大或数量较多,可出现压迫症状,如尿频、尿急、腹痛、腹胀、腰酸背痛;
严重后果:不孕、流产、死胎等。
子宫腺肌症的临床危害
子宫腺肌症是由于子宫内膜组织存在于子宫肌层中,伴随周围肌层细胞代偿性的增生和肥大,形成结节,引起疼痛和不孕,多发生在经产妇,约15%同时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约半数合并子宫肌瘤。
月经周期延长、量多、月经周期缩短、贫血等症状;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据介绍,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是一项成熟的技术,国内已有相应的指南和专家共识,主要是通过高温使病灶凝固性坏死,随着时间的推移,病灶慢慢吸收变小,术后半年病灶一般可缩小到一半以上,从而解除压迫症状,减少月经量和改善痛经症状。
目前,中大八院超声医学科常规开展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微波消融术,通过宫腔定速冷循环、人工腹水等多种辅助手段,实现对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的精准消融,从而为女性患者避免切除子宫,保留生育功能,缓解症状,不留手术疤痕。
专家简介
许尔蛟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超声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及意大利帕维亚大学访问学者。
学术任职:中国介入医师协会超声介入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介入医师协会超声介入肝胆胰介入学组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肝癌分会委员;广东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理事;深圳市医学会超声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主要从事肝脏及肿瘤性疾病超声诊断和超声介入治疗,擅长肝脏、子宫、甲状腺、甲状旁腺、乳腺、肾脏、肾上腺等肿瘤的超声引导下射频/微波消融微创治疗,特别是对复杂性肝癌消融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在超声造影及超声融合成像领域做了较深入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等课题6项,累计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近三年发表SCI论文21篇,第一/通讯作者1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