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八心内知识科普 | 为什么夜间高血压更加危险?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对于高血压的疾病知晓率越来越高,控制率和达标率也在逐年提高,然而大众的认识还多局限在日间高血压上,对于夜间高血压的认识尚不足。

什么是夜间高血压?
根据欧洲高血压学会发布的高血压管理指南,夜间高血压定义为夜间平均收缩压≥120mmHg和(或)平均舒张压≥70mmHg。
如何发现夜间高血压?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是诊断夜间高血压的首选方法。因为通常大多数患者在诊室或在家测量的是非睡眠状态的血压,而入睡后不再测量血压,故夜间睡眠状态下的血压值无法获取;而动态血压监测可以测量24小时的血压变化,能获取夜间血压数据,从而可以帮助发现夜间高血压以及服药后夜间血压的控制情况。
哪些人群需要重点监测夜间血压?
像很多疾病一样,夜间高血压的发生也存在着地域、种族差异。总体来讲,夜间高血压多见于老年患者,尤其在同时伴有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尿酸增高、同型半胱氨酸增高的高血压患者中更常见。
夜间高血压的危害如何?
高血压常常无明显症状,但却能引发严重健康问题。研究表明,夜间高血压比日间高血压带来的危害更大。夜间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心肌缺血、肾功能减退的风险更高。

如何管理夜间高血压?
原则上,应将夜间平均血压控制在120/70mmHg以下,可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适当调整,对虚弱老年高血压患者尤应注意。主要管理措施如下:
1、改变生活方式
包括限盐(≤5g/天)、合理膳食(如增加新鲜果、豆类的摄入)、适当运动、控制体重、规律作息改善睡眠等。

2、选用长效降压药
选用半衰期>15小时的“真正”长效降压药,如氨氯地平、培哚普利、替米沙坦等。或选用硝苯地平、美托洛尔、多沙唑嗪等控释剂型,足量应用或联合应用。对于日-夜持续高血压患者,当前证据不支持常规服药时间从早上改至晚间。对于单纯夜间高血压患者,临床实践中有尝试睡前服用中-短效降压药,取得一定效果。

3器械治疗
一些器械治疗如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肾去神经术有望用于特定患者的夜间高血压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