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丨正确认识“空腹采血”!

发布日期:2024-09-19

大家以往来医院看病或体检,往往都听过医生说 “要空腹抽血”。那究竟什么是“空腹抽血”,哪些检验项目必须要空腹抽血呢?

一、什么是空腹抽血?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空腹要求至少禁食8h,以12h~14h为宜,但不宜超过16h,宜安排在上午7:00~9:00采血。注意必须是前一天的晚餐后禁食8小时才算是空腹,在抽血的前一天,晚饭应保持平时的生活习惯,正常清淡饮食,避免进食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空腹”就是“滴水不沾吗?不是,空腹期间可以少量饮水(100毫升以内),但千万不要喝饮料、茶水、咖啡等,否则可能会对结果造成影响。“空腹”也并不是不能服用药物,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患者,一般情况下,检查前不需要特殊停药。

二、为什么要空腹抽血?

1、大部分检测项目参考范围是基于空腹抽血结果给出的,非空腹抽血检验结果与参考区间缺乏可比性。

2、清晨情绪比较稳定、运动较少,机体处于基础代谢状态,所得结果更能真实地反映机体的生理状态

3、目前很多检验项目多是使用比色法、比浊法等分析方法,部分人进食后尤其是高脂饮食后,血液会呈乳糜状,对一些检测方法有严重干扰

三、哪些化验必须空腹?

①空腹血糖

血糖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除了各种含糖的饮料和水果外,很多食物里都含有糖,吃了会导致血糖升高。

②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

食物是影响血脂化验结果的重要因素。进食后,食物中的脂肪经过小肠进入血液,会使甘油三酯等明显升高。如果吃的是油腻食物的话,血液还有可能呈乳糜样,会对检验结果造成极大的干扰。

③肝功能

反映肝代谢的转氨酶及反映蛋白质代谢的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等受饮食影响较大,需空腹抽血,才能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④肾功能

包含了尿素氮、肌酐和尿酸等。高蛋白或高核酸食物均可引起血尿素氮,肌酐及尿酸的增高,必须空腹。

⑤血液流变(血粘度)

主要检测血液的黏度状态,判断血管内血流循环状态。饮食后血糖血脂升高,会影响血流变的检测结果,做此需要空腹。

骨代谢标志物

(骨钙素、I 型胶原羧基端肽 β特殊序列、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等),其中骨吸收标志物受食物影响较大。

抽血小贴士

1、尽量穿袖口宽松的衣服,避免抽血时衣袖卷不上来或抽血后衣袖过紧,引起手臂血肿。

2、采血后应伸直前臂,三个手指按压棉签压迫针眼处,按压3~5分钟。

3、止血后的棉签请扔到黄色垃圾桶内。

4、如果有晕血、晕针、对含碘制剂、酒精过敏等情况,需提前告知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