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可怡情,也能让你得贫血
平日里,无论是家人、朋友聚会还是公司团建,都会在餐桌的角落里留下酒的“身影”。也只有杯酒间欢乐的气氛,才能忘掉烦恼,让彼此的感情更进一步。于是饮酒不仅是一种交际应酬的手段,还衍生成为一种“酒文化”。
喝酒除了伤心、伤肝又伤脑,它对血液系统损害你了解吗?
有研究表明,94%的酗酒者中可观察到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升高[1],这与缺乏VitB12、叶酸有很大关系。
叶酸:叶酸是B族维生素的一种,主要功能负责细胞核中核糖核酸的代谢,有促进骨髓中幼细胞成熟的作用。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叶酸,我们需要从食物中摄取。天然叶酸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类食品中,尤以酵母、肝及绿叶蔬菜中含量比较多,但由于叶酸遇光、遇热就不稳定,容易失去活性。
VitB12:维生素B12属水溶性维生素,含有金属“钴”,是唯一一种含有金属元素的维生素。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如动物的肝脏、肾脏、心脏等内脏部位,以及牛肉、猪肉、鸡肉、鱼肉等肉类食品。蛋类和奶制品也是维生素B12的良好来源。
其发生机制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2]:
(1)酒精产生热量,使患者对食物需求量下降,导致维生素B12、叶酸摄入减少,同时可出现低血糖现象;
(2)酒精可阻止食物中维生素B12与胃体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结合,进而阻碍维生素B12的吸收;
(3)高浓度酒精直接损害胃、小肠、甚至胰腺,使维生素B12、叶酸吸收减少;
(4)酒精损害肝脏,使其对叶酸的转化和贮存为四氢叶酸的能力下降,骨髓幼红细胞核发育异常,可出现“核幼浆老”现象,导致红细胞体积增大;
(5)长期高浓度的酒精可能影响红细胞膜的脂质结构和蛋白质构型,进而影响红细胞的变形能力。
临床上根据病史、临床表现,血象呈大细胞贫血(MCV>100fl),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5叶者占5%以上或有6叶者)就考虑有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可能。
那么巨幼细胞性贫血是一种什么类型的贫血呢?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维生素B12和/或叶酸缺乏,引起DNA合成障碍,进而导致细胞核发育障碍所致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会有什么临床表现呢?
一、血液系统表现:起病缓慢,常有面色苍白、乏力、头昏、心悸等贫血症状,严重贫血者可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偶有感染和出血倾向,少数患者可出现轻度黄疸。
二、消化系统表现:胃肠道黏膜萎缩可引起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除了可以引起胃肠道黏膜萎缩外,还会引起口腔黏膜、舌乳头萎缩,舌面呈“牛肉样舌“并伴有舌痛的症状。
三、神经系统表现:主要表现为乏力、手足对称性麻木、感觉障碍、下肢步态不稳、行走困难。除此之外还引起味觉、嗅觉降低、视力下降等症状,严重时可有大、小便失禁的情况出现。
对于叶酸缺乏的患者通常会出现易怒、妄想等精神症状,而对于维生素B12缺乏的患者通常会出现抑郁、失眠、记忆力下降、幻觉、妄想甚至精神错乱等症状。
当诊断巨幼贫也不用慌张,它是一种营养性贫血,遵从医嘱就能恢复健康。但若是有原发病的巨幼细胞性贫血,如长期血液透析、慢性胰腺炎,应积极治疗原发病;用药后继发的巨幼细胞性贫血,如秋水仙碱等,应酌情停药。有化学毒物、放射物接触史的应脱离接触。
巨幼细胞性贫血治疗原则是治疗基础疾病,去除病因。对偏食与吃素者提供饮食改进方法、普及营养知识教育、纠正偏食及不良的烹调习惯。同时补充叶酸或维生素B12。
因此朋友们!喝酒适量助兴,过度伤身啊。希望大家平时量力而饮,节制有度,不强劝酒。健康生活每一天!
参考文献:
1.1997:321-3. 沈振敏.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比容在饮酒与血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D].广州医科大学:2018.
2.孙捷,王颜春,石晓东.酒精摄入量与肝功能、平均红细胞体积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5):464~466.
3.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