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打独斗”时代结束了 消化内镜中心积极推进MDT诊疗模式

稿件来源:消化内镜中心 发布日期:2024-08-19

这个病有点复杂,来个MDT!

没查出来病因,来个MDT!

不走弯路

个性化诊疗

挂一次号看几个专家

这些标签,让MDT看起来很“神”

MDT是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ulti disciplinary team)的英文缩写,指的是来自外科、内科、影像科、病理科及麻醉科等相关科室专家组成的工作组,针对某一疾病或某位病友,通过会诊的形式,提出最佳诊疗方案,继而由相关学科或多学科联合执行该方案。

MDT的诞生

标志着医学上“单打独斗”的时代结束了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

消化内镜中心紧跟患者需求

将推广MDT诊疗模式作为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打造优势学科群

推进医疗服务模式创新的

有力举措

举个栗子~

某些肿瘤治疗的复杂性不是单一科室可以完成的,需要相关外科、内科、放疗科、介入科以及影像、病理、检验、基础医学等各学科积极参与,最终根据患者的病情给出个性化诊疗方案。这种形式利用现有治疗手段为病人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起着明诊断、定方向、细方案的重要作用。

以病人为中心,提供更有温度的治疗方案

MDT诊疗模式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也更加注重患者就医体验感和获得感,针对患者的实际需求,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治疗策略。

消化内镜中心深度参与诊疗全过程

MDT模式为参与的医师提供了交流平台,更理想的情况是参与者可在MDT诊疗过程中获得启发,从而使自身及团队的水平不断提高。

我们具体看看~比如:

晚期肿瘤患者出现的癌性肠梗阻:多由腹膜原发及转移性肿瘤引起,让许多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承受着无尽的痛苦。结直肠癌、卵巢癌和胃癌等都是常见的病因,而晚期患者或体质虚弱者,更是面临着巨大的治疗挑战。经鼻、经肛型肠梗阻导管及肠道支架的应用为患者提供了选择,进一步提升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胰胆肿瘤:是外科最复杂的一类疾病,其手术被誉为普外科的“珠穆朗玛峰”。消化内镜技术EUS-FNA能够精准获取病理从而提高诊断率,而ERCP技术对晚期胰胆肿瘤引起的胆道恶性梗阻往往有较好的疗效。

IBD(炎症性肠病):号称“绿色癌症”。消化内镜是消化科医师的眼睛,也是评估IBD预后的形态学指标,是判断黏膜愈合最关键的手段,内镜检查对IBD的诊断、病情监测、癌变倾向等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应用于IBD的消化内镜包括结肠镜、超声内镜、胶囊内镜和小肠镜,其中结肠镜是拟诊IBD的一线手段。

门静脉高压症:是一组由门静脉压力持久增高引起的症候群,肝硬化是其主要病因。门静脉压力持续升高会导致腹壁和食管胃静脉扩张、脾脏肿大和脾功能亢进、肝功能失代偿和腹水等。最为严重的是食管胃静脉曲张,一旦破裂出血会危及生命。目前内镜治疗已成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重要治疗手段,极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消化内镜中心

持续整合各类资源

不断提升技术水平

规范化统一管理

为多学科开展内镜相关技术

提供高质量工作平台

 

素材提供:消化内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