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颈部淋巴结肿大,家长需要知道什么

稿件来源:儿科 发布日期:2023-02-19

很多家长在孩子感冒,或者头、面部有一些炎症病灶后,会小孩的颈部、颌下、耳后等浅表的皮肤下,看到或摸到肿大的淋巴结

已移除图像。

图1 幼儿枕部淋巴结肿大

      有些孩子的淋巴结,一碰就疼。这些肿大的淋巴结周围,往往能够发现有感染的迹象或者损伤,比如面部有伤口、头皮有毛囊炎、口唇有疱疹等。或有时伴有咽喉疼痛牙痛等

      一般来说,淋巴结肿大及原因主要是感染引起。一部分跟病毒感染有很大的关系。病毒感染能够导致身上很多部位的淋巴结出现轻微的肿大,除了颈部,还有腋下、腹股沟、肠系膜等部位。

        已移除图像。

图2全身淋巴结常见分布部位

       相对来说,孩子比成年人更容易受病毒感染,淋巴结,尤其颈部淋巴结肿大最为常见容易被发现。有极少数的淋巴结肿大,持续时间长,身上没有其他感染的体征,比如红、肿、热、痛,可能提示存在肿瘤。因此,对于原因不明的淋巴结肿大,要给孩子做一个详细的检查。一些细菌感染,如结核分枝杆菌,也是淋巴结肿大的原因还有一些细菌感染,可以引起化脓性淋巴结炎。

淋巴结是什么?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淋巴结。是人体抵御病毒和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最重要防御器官之一。淋巴结里面,最主要的细胞叫做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是抵御感染的最重要免疫细胞。在病毒感染之后,我们经常会发现血液中的淋巴细胞数量有变化的。这种天然的防御功能,是因为淋巴细胞能分泌一类叫做抗体的蛋白质,可以摧毁或固定被感染的细胞和入侵的毒物

     已移除图像。

图3 淋巴结结构

      淋巴结以什么样的方式去抵御感染呢?淋巴结是淋巴循环的“驿站”,负责收集附近的淋巴液,当淋巴结周围有感染或异物入侵时,能很快得到这些信息并启动增生的过程。由于淋巴结的淋巴细胞增多,淋巴结会变大,并产生大量的抗体,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和血常规改变。

     出现淋巴结肿大怎么办?绝大多数小孩的淋巴结肿大,并不是非常严重的疾病,只是某些炎症和感染的体现,家长大可不必为此而紧张、担心。还有有一部分幼儿,颈部几乎都可以感觉到有一些小于1cm的淋巴结,这往往属于正常现象,不要经常去触摸。如果是由感染引起的淋巴结肿大,通常治疗原发病,也就是抗感染治疗痊愈后,淋巴结会逐渐缩小乃至消失。一些淋巴结肿大,可能消失得会比较慢一些,比如,有时候可能会在4~6周后才逐渐恢复正常。消失得比较慢的淋巴结肿大,如果伴有以下情况,需要及时就诊:淋巴结肿大伴触痛,超过5天;高热,体温达到38.5℃及以上;全身淋巴结肿大;伴有疲倦、乏力、食欲不振;淋巴结肿大速度快;肿大的淋巴结表面,皮肤发红或发紫。由感染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存在疼痛和发热的情况,体温超过38.5℃以上,可根据孩子的体重和年龄计算,给孩子口服对乙酰氨基酚以热。很多小孩下巴和脖子附近的淋巴结肿大,和牙周、牙龈疾病有关,如牙龈炎。家长可以自行检查一下,如果有牙齿的问题,需要去口腔科就诊。孩子经常接触动物,特别是猫,或者去过山上和林地后,出现淋巴结肿大,要注意是否跟猫抓病、蜱叮咬和其他蚊虫叮咬有关系。

 

      已移除图像。

图4 颈部常见淋巴结分布

 

临床上有几种常导致淋巴结肿大需要尽早诊治的疾病:

1.EB病毒感染这是一种相对病程较长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在临床上颇为常见。小孩如果出现发热、皮疹、严重的咽喉疼痛、化脓性的扁桃体肿大、身体虚弱,颈部淋巴结摸到有肿大,但没有发红、发烫和触痛,要考虑孩子是不是EB病毒感染后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需要及时就诊。

2.淋巴结结核儿童淋巴结结核不太多见,有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者,要引起注意。淋巴结肿大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通常伴有低热、盗汗、咳嗽、食欲不振、体重减轻,肺部CT或胸片、PPD试验等,能够进一步明确诊断。

3.风湿免疫性疾病:这一类疾病在儿童不少见,目前有增多趋势,这一类疾病除了常表现淋巴结肿大,往往有多种器官受损表现,常见的发热、皮疹、关节痛、腹痛,抽搐等;或者表现为某一个器官或者几个器官的异常:肾炎、外周血像异常,例如血小板减低等,需提高警惕。

4.恶性肿瘤性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儿童罹患肿瘤性疾病呈现上升趋势。多数肿瘤,包括白血病等,淋巴结肿大是突出、常见的表现,如果同时伴有发热、贫血、出血等症,需要及时到大医院就诊。

 

                                                                                                                                                                                                                                        文:关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