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取净结石,这位专家在拳头大的肾脏上打了9个孔
9月15日下午4时20分,当我们在泌尿外科病房见到阿婉时,她正坐在床上津津有味地欣赏电视剧《父母爱情》。画面里,德华掩面而泣,对着老丁说:“那孩子,他不是俺三哥的!”画面外,阿婉被感染的泪光莹莹。
旁边,她老公一边收拾出院的东西,一边笑着说:“这部电视剧,她都看了六遍了!”
阿婉健朗地笑了笑:“就是看上100遍,也不厌烦。”全然看不出刚刚经历过复杂的手术。
因为再过几个小时就能回到潮州家中,见到3个儿女,阿婉的兴致很高,她特意下床,在我们面前走了几步,说:“之前我总觉得腰部坠坠的,胀胀的,躺着坐着都很不舒服,现在我感觉整个人都轻快多了。”
PART1
跳舞归来出状况
28岁的阿婉身材苗条,容貌娇美。跟许多同龄人一样,她喜欢舞蹈和健身。
9月初的一天,她在古典舞培训班上完课,回到家中后,发现有尿血现象,再联想起近来走路时左侧腰部总有一种负重、坠胀的感觉,她以为是经期的正常现象。但是月经干净后,阿婉仍然觉得不对劲,依旧尿血。遂到潮州市一家大型医院就诊,B超发现,整个肾脏都长满了结石。通过进一步CT检查,最终确诊了这一诊断。
“你这个情况太严重了,我们这里搞不掂。建议你还是去广州或深圳的大医院吧!”医生好心建议。
阿婉一时手足无措,她首先想到了在深圳医院工作的堂姐。
做事一向干净利落从不喜欢拖泥带水的堂姐在电话里直接下令:“你马上到我们医院来!”
从潮州到深圳,开车要5个来小时。路上,阿婉通过手机不断查找堂姐推荐的那位泌尿外科专家的相关报道及信息。
“本来听到医生那句’太严重了’时,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上车的时候还是很慌的状态。但是慢慢了解专家背景信息后,我知道他确实是一位水平很高的专家,那种觉得自己快掉入谷底的心情缓缓上升,也没有那么慌了。”阿婉说。
PART2:
鹿角结石长满肾脏
阿婉在手机上反复查询的这位专家,是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何朝辉医生。
作为我国经皮肾镜微创取石手术开拓者——李逊教授和吴开俊教授的得意弟子,以及李逊教授的第一位研究生,自2003年以来,何朝辉主任做过的经皮肾镜手术已经超过3000例,在深圳泌尿外科领域,除何朝辉主任之外,做此类手术超过1000例的专家尚无一人。
然而,当阿婉的相关检查资料展现在何朝辉主任面前时,他还是吃了一惊:各个肾盏均长满结石。CT检查结果示:左肾全充满型鹿角结石(即结石形状状似梅花鹿角)。一般肾结石会因影响肾功能导致肾积水,但阿婉的情况却是:没有积液。这说明结石的成长速度极快,快到都来不及产生积液就霸占了整个肾脏。
经验丰富的何朝辉主任很快作出如下判断:
-
一是从病史、结石形态、结石生长速度以及尿培养结果分析,病人是典型的感染性结石。尿培养有病原体奇异变形杆菌生长,这种细菌会产生尿素酶分解尿素,并在其他化学成分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结晶,这种结晶就是感染性结石,这种结石属于高危结石。
-
二是病人的结石负荷很大,肾盂和所有肾盏均长满结石,治疗难度大,在取石的同时需要兼顾鹿角型结石经常导致的感染、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
-
三是感染性结石易复发。残余结石是细菌苟延残喘的温床。所以为了减少复发,必须在手术中尽可能取净结石。
PART3:
“开门取石”VS“打孔取石”
对于肾结石,主要的治疗手段不外以下几种:
对于直径小于2公分的结石,普遍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者是输尿管软镜取石术,后面这种术式又被称为“进门取石”。
对于直径大于2公分的结石,由于结石太大,而“门”太小,“进门取石”不再适用,需要“开窗打孔取石”。
“开窗打孔取石”即经皮肾镜取石术,通过穿刺建立皮肤到肾脏的通道来碎石取石,相较于传统的开刀手术,这种术式的优势非常显著——不仅术中损伤小、结石取石率更高且对肾功能的保护更好,患者术后体验更好、恢复快,现已成为广大患者的首选术式。
既然是打孔,势必会对“房屋”的结构造成破坏。就人体构造而言,肾脏是一个血管非常丰富的器官,心脏每跳动一下,人体约四分之一的血就会流向肾脏。倘若破坏了肾脏这个房屋,哪怕出现微小的动脉损伤,都有可能导致大出血。更何况,阿婉的这种充满肾脏的结石要通过打更多的孔,建立更多的通道,才能取出布满肾脏的结石。
从某种程度上讲,经皮肾镜取石术比治疗肾癌的肾切除手术的风险要更高。因此,多通道的经皮肾镜术是一个充满挑战性的外科手术,它考验的是主持专家的技术、耐心和全面的围手术期管理的能力。
这也是陈婉的潮州老家医院“无能为力”的主要原因。
PART4:
创造肾脏“打孔”最高记录
毫无疑问,根据阿婉的病情,摆在她面前的只有一条路——经皮肾镜取石。
但是,问题远没有这么简单。
由于阿婉患的是感染性结石,具有高复发性,只有取净结石,才能更好保护好肾功能和根治尿路感染,这样才能有效的防止复发。因此,要实施经皮肾镜手术,首先必须设计最佳的经皮肾镜的通道,并且由于结石已长满肾脏,1个通道远远不够,必须建立多个通道(即在肾脏上打多个孔),在保证取石干净的前提下,以最少的通道,取更多的结石。
结合阿婉的实际情况,最终打了9个孔才完全取净结石。
人体的肾脏,不过拳头大小。要在这样小的肾脏上打9个孔,每个孔的直径类似于一支铅笔的截面大小,同时还要避开密布的血管,那么,定位精准成为手术成败的关键。
阿婉说,在术前医生跟她沟通手术方案时,她也是大吃一惊,但是当她知道手术是由何朝辉主任亲自做,她一下子就放宽了心。
当我们采访何朝辉主任时,已是此项手术圆满完成的第6天。聊起手术时的精准定位、干净取石等细节,他只是三言两语,颇有些“风淡云轻”的意味。
在这种“风淡云轻”的背后,有一组数据颇为耐人寻味:在2018年11月份何朝辉主任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调入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之前,中大八院每年的经皮肾镜手术不会超过10例,他调入之后,在不到3年时间里,完成的经皮肾镜手术已近500例,且没有一例出现并发症。
作为何朝辉主任的得力助手,泌尿前列腺疾病专科郑汉雄主任亲眼见证了何朝辉主任对这一手术的决策过程,他说的一番话给我们印象深刻:
“在拳头大的肾脏上打9个孔,相当于把肾脏钻成了一只筛子。”
“这个手术就像‘扫雷’,孔打得越多,触雷的机率也就越大。”
“经皮肾镜取石,一般专家打孔不敢超过3个。这次手术,一共打了9个孔,愿意这样为患者着想,为患者而铤而走险的专家在深圳‘凤毛麟角’,也只有何主任艺高人胆大,别人做不来的。”
这9个孔,也创造了中大八院经皮肾镜手术“打孔”最高记录。
▲何朝辉(左一)主任查房
PART5:
一份贴心的《预防建议》
有人可能会感到好奇:从9个孔里一共取出多少结石呢?
那我们告诉你——最常见的纸杯,装了满满一杯。
这么多的结石,连阿婉都不敢相信。术后见到这些让她经历苦痛的元凶后,她五味杂陈,拿起一块,一捏:“好硬啊!”
随后,医生接下来的一个举措让阿婉疑惑不解——他们说要把这些结石拿去检测。
结石都取出来了,为什么还要检测?
何朝辉主任说,通过对结石成分的检测分析,有助于医生接下来指导患者从饮食、运动、生活起居等方面进行科学预防,以有效减少复发。
阿婉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临出院前,阿婉收到医生出具的一份书面《预防建议》。
《预防建议》上显示,从阿婉肾内取出的结石属于六水磷酸铵镁结石,这是一种典型的感染性结石,这也证实了何主任手术前的判断;
为了预防复发,这份《预防建议》里提醒阿婉每日饮水至少2000ml(4瓶矿泉水左右),以保证每日尿量2000ml以上;
最好饮用酸性饮料,例如青梅果、苹果汁、蔓越莓果汁,以有利于尿液酸化,但应注意,磷酸铵镁结石易在碱性尿液中形成,因而不宜饮用碱性饲料,如橙汁、可乐等,以免造成尿液碱化。
此外,结石分析报告也提醒着阿婉注意控制尿路感染,定期做尿培养检查,在每天运动量、避免受凉、定期体检等方面,这份《预防建议》里更是事无巨细,一一列出。
精诚所致,金“石”为开。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多年来,在何朝辉主任的带领下,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泌尿外科医护团队以这种锲而不舍、志在卓越的精神,精诚团结,接续奋斗,心怀患者,不断跨越,在深圳结石治疗领域树立起患者信任、社会满意的金字招牌。
致敬——中八“取石人”!
专家简介·何朝辉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2018年医院引进的高端人才
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出诊时间:
每周一上午8:00-12:00 3号楼3层 40号诊室
每周四下午14:00-17:00 4号楼8层 特需门诊
医疗专长:2000年在广州医科大学攻读外科学硕士,师从我国著名泌尿外科专家李逊教授和吴开俊教授。2009年中山大学外科学博士毕业后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微创外科中心泌尿外科工作,并于2011年到比利时鲁汶大学医院进修。临床工作20余年,完成经皮肾镜手术3000例,腹腔镜手术1000余例,年均3-4级手术量600例次。技术上目前已熟练掌握经皮肾术、输尿管硬软镜术和腹腔镜技术等微创手术,擅长输尿管狭窄系统性修复、肾细胞瘤伴静脉瘤栓、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的治疗,目前已在大量临床经验基础上创建输尿管梗阻修复体系、肾癌伴癌栓治疗体系、泌尿系结石防治体系等多个泌尿外科疾病治疗体系。擅长微创手术治疗治疗泌尿系肿瘤,如:肾肿瘤、肾上腺肿瘤、输尿管肿瘤、膀胱肿瘤、前列腺肿瘤等;擅长微创手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特别是复杂性肾结石(鹿角型结石等)。
社会任职: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泌尿工程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委员、CSCO中国尿路上皮癌专家委员会成员、深圳市医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学术成就:主要从事泌尿系肿瘤和泌尿系结石有关方向的研究,包括膀胱癌的分子标记物筛选、抗肿瘤药物的耐药机制和分子靶向治疗,泌尿系结石的发病机制及其潜在的药物机理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及省市级科研基金8项,发布专利3项,近五年发表论文38篇,其中SCI 28篇,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主持多项国家级、省级、市级继续教育项目。《输尿管外科学》、《经皮肾镜取石术》、《输尿管软镜术》、《微创泌尿外科手术学》、《泌尿外科学》、“Difficult Cases in Endourology”、“The Management of Urolithiasis, The rational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等教材及专著的编委。获“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