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制导:肺癌领域的“拆弹专家”

发布日期:2021-02-08

  近日,胸外科张宜乾主任团队又完成一例朗开电磁导航支气管镜下肺小结节定位+单孔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今年68岁的马先生12月初体检发现左肺上叶尖后段有一个混合密度结节,患者犹如在体内发现了一颗“定时炸弹”,患者经多方打听,最后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我院就诊,胸外科张宜乾主任接诊患者后,详细询问病情并查阅检查资料,胸部CT检查提示左肺上叶尖后段混合密度结节影,考虑原位癌可能,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交代病情后,即将患者收入胸外科住院治疗。

  患者既往50年吸烟史,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严重,肺功能检查显示患者重度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结合患者病变及肺功能情况,手术既要最大限度的精准切净病灶,还要为患者保留更多正常的肺组织,使患者术后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张宜乾主任决定为患者行单孔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

  张宜乾主任团队为患者制定了详尽的手术方案:术前根据患者的胸部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确定病变位置及切除范围,排查血管气管的变异并明确需要切除的血管及气管。肺小结节的术前定位,可以为术中小结节的快速定位切除提供指引,但位于肺上叶的结节,传统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技术多因肩胛骨、肋骨等遮挡,往往难以精准定位。即使术中切除相应肺段后,因结节一般只有几毫米,术中寻找结节常会占用大量时间,严重影响手术进度。张宜乾主任与呼吸与危重症科陈小可副主任讨论后,决定行朗开电磁导航支气管镜下肺小结节定位,即术前通过电磁导航实时引导定位导线至接近病灶处压段支气管,定位导线继续前行至最接近胸膜处,注入亚甲蓝染色剂标记结节位置。

 

▲患者术前胸部CT

 

 

▲术前肺结节三维重建

 

  一切准备就绪,1月8日,张宜乾主任团队为患者行朗开电磁导航支气管镜下肺小结节亚甲蓝定位+单孔胸腔镜下左肺上叶尖后段切除术。首先,在麻醉科任从才主任的指挥下,患者顺利进入麻醉状态,由呼吸与危重症科刘慧医生为患者行朗开电磁导航支气管镜下肺小结节亚甲蓝定位,精确锚定结节,共用时15分钟。张宜乾主任主刀行单孔胸腔镜下左肺上叶尖后段切除术,进入胸腔后可见亚甲蓝染色部位标识明显,患者发生癌变的左肺上叶尖后段被成功切除,手术标本取出后根据染色部位迅速找到9mm微小结节,送术中快速病理检查,30分钟后病理报告诊断为(左肺上叶尖后段)原位腺癌,仅一小时手术即顺利完成。

 

 

 

  术后第2天患者正常下床活动,基本没有胸闷气喘、疼痛不适等症状,复查胸部x片显示左肺复张良好,拔除胸腔引流管后于术后第5天康复出院。患者出院时激动地握着张宜乾主任的手,一再道谢:“没想到我这个‘定时炸弹’能这么轻松的被拆除,没想到手术切口那么小,没想到我能恢复那么快,您不仅态度和蔼,医术更是高明,我和我的家人再次感谢您。”

  现在肺部小结节、早期肺癌的患者越来越多,如何制定手术方案、界定手术切除的范围也愈发成为外科手术治疗的焦点和难点所在。张宜乾主任表示,对于早期肺癌尤其是肺功能差储备不足的患者,如果过度强调大范围的肺叶切除,无疑会增加患者围手术期风险、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通过精准的术前规划和制导定位,在保证“体内炸弹”——肺部肿瘤彻底切除范围的基础上,通过肺段手术减少不必要的切除范围,最大限度的保护的患者肺功能,才是我们胸外科医生在微创腔镜手术时代中仁心仁术的最完美体现。

  使用朗开多通道电磁导航支气管镜定位肺小结节,具有以下优势:

  1、电磁导航定位过程与胸腔镜手术可以在同一手术室完成,对比其他定位方法简化了流程,避免手术前患者需先去CT室做穿刺等繁琐步骤;

  2、快速、实时、无创、精准定位,避免CT引导下反复穿刺定位的放射性暴露及有创性操作的并发症的发生;

  3、朗开定位导线适配临床现有的各规格支气管镜;

  4、针对无气管通向病灶,也可通过经皮导航通路实现精准染色定位,精准切除;

  5、电磁导航术中定位同时可进行经支气管镜活检,为后续切除术的选择提供指导意见;

  6、可一次性定位多个病灶,缩短手术时间。

 

  胸外科 惠洪亮/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