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急诊支部】学出新气象 学出新作为——包世敏

发布日期:2019-11-15
  在医院党委的统一部署下,门急诊支部积极行动,自9月以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从线上的“学习强国、微信推送、视频会议”,到线下的“电影专场、主题教材、专题党课、专项活动”,如声声重锤,敲打着我们的思想。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必须“敏于智,践于行”。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医院党委组织的中大校史馆参观、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瞻仰悼念,门急诊支部党员和发展对象分五批次全员参加;冯双教授以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语言、详实的史料演讲的中大校史,门急诊支部党员全程聚精会神,意犹未尽;观影《我和我的祖国》,让人热泪盈眶,广大党员纷纷发表观后感言,展开热烈讨论。信仰的力量让钱学森们放弃国外的锦衣玉食,选择筚路蓝缕,最终成功研发“两弹一星”;理想和抱负让黄学华们心甘情愿“干惊人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用热血和生命迎来新中国成立和民族解放。正是这些共和国的脊梁托起了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人民不会忘记,祖国不会忘记!70周年献礼是对他们的最高褒奖。
  作为医务工作者,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才是宗旨。主题教育以来,门急诊支部结合患者满意度调查、聚焦患者反映的问题,系统梳理了门急诊系统患者就诊流程中的堵点和痛点,整体重构了门急诊各部门的标识指引,推行首问负责制;打通各部门之间壁垒,联合各临床专科在门诊开展多次大型义诊活动,惠及更多群众;王彤副院长带队垂范,积极引导患者车辆入库,开展大规模的厕所革命等;自助挂号缴费机前,医生护士不厌其烦的示范讲解,努力减少排长队现象。
  融入中大,新的平台,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和“百年老店”同台竞技,我们须化压力为动力,起早一点,睡晚一点,一份耕耘必然会带来一份收获。当下,等级医院评审在即,我们将一步一个脚印,强基础,重内涵,从建章立制到流程指引,从日常培训到质量改进,不断循环往复。以临床为基石,以科研和教学为杠杆,实现医院医、教、研同步全面发展。将中大红色基因厚植于心,努力培养领袖气质、家国情怀,拓展国际视野,争做一名德才兼备的中大人。我们坚信:中八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门急诊支部 包世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