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中大文化,见证中大发展

发布日期:2019-06-03
2019年度中山大学国际青年学者珠海论坛举行
 
  5月31日至6月2日,中山大学第八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暨2019年度中山大学国际青年学者珠海论坛举行。通过主题大会、院系(医院)分论坛、青年人才学术交流等方式,珠海论坛汇聚最优秀、最具潜力的学术英才,共叙友谊,共襄盛举,感受中大的文化,见证中大的发展。
   

2019年度中山大学国际青年学者珠海论坛
   
  6月1日上午,中山大学第八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暨2019年度中山大学国际青年学者珠海论坛的主题大会召开。珠海市市长姚奕生、副市长阎武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我校党委书记陈春声、校长罗俊,两院院士张培震、高锐、王复明、陈大可,副校长王雪华、校长助理刘济科,相关职能部门和院系负责人,以及来自海内外的优秀青年学者、各院系和附属医院的教师及医生代表,逾500人参加了会议。
   

校党委书记陈春声主持大会并致欢迎辞

   
  会上,陈春声书记对青年学者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珠海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对我校的支持和关心表示感谢。陈春声书记表示,珠海校区是我校实现“扎根中国大地,加快进入国内高校第一方阵步伐、努力迈进世界一流大学前列”战略目标的重要支点,相信不久的将来,珠海校区将加速建成一个具备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办学水平和广泛国际声誉的滨海校区。  
  

  

珠海市市长姚奕生致欢迎辞
   
  姚奕生市长对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诚挚祝贺,对青年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姚奕生市长表示,珠海充分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户枢纽、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和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典范。珠海全力厚植人才发展土壤,通过全方位、精准化的政策支持,持续而又多元化的引才渠道,使得珠海聚才效应快速显现。人才已成为引领珠海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一个各类人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的“人才高地”正在形成。姚奕生市长希望各位在座的优秀青年学者可以所往之处、皆为热土,所遇之人、皆成挚友,选择在珠海幸福安居,成就事业。   
  

校长罗俊作主题报告

   
  罗俊校长作论坛主题报告,他以“携手新征程 共创新未来”为主题,阐述了中山大学的历史文化、发展现状、珠海校区的发展与规划。
  罗俊校长指出,中大从诞生之初就是文理医工农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大学,一贯追求卓越。正如中山先生所说,要做“国内一流,世界上也不落伍”的大学。95年历史传承沉淀下来的沿革发展、空间演变、学术文脉、价值观念、志向追求、名人轶事等等,铸就了中山大学爱国、开放、创新、卓越的文化精神,而这正是中大新时期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
  罗俊校长强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近五年来中大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中山大学肩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践行“四个服务”的办学根本要求。中大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最大的中国特色,就是最鲜亮的办学底色,就是最根本的一流特质。
  罗俊校长着重介绍了珠海校区的校区定位、办学规模、学科布局、科研平台、校园建设等情况。珠海校区的发展定位,首先是构建完整的学科发展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目标是建设成为具备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办学水平的滨海校区,着力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空间科学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着力服务国家和地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最后,罗俊校长向与会优秀青年学者发出热情邀请,中大将提供实现学术抱负和事业梦想的坚强平台和资源保障,邀请各位优秀学者在中山大学积极干事创业,努力做大事,认真做成事!砥砺拼搏,共同开创中山大学更好的明天!
  我校珠海校区院系的负责人和教授代表作了大会发言。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工程学院院长王复明,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主任陈大可,天琴中心常务副主任涂良成,以及国际金融学院院长黄新飞,从目标定位、发展契机、发展现状等方面介绍了学科及院系建设情况。
  珠海论坛期间,我校各院系(医院)将分别举办分论坛及各类学术交流会。本届论坛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近800位青年学者报名,经学术组织甄选后进行邀请。400余位参会者来自国内外的著名高校,部分学者经前期沟通,已确定加盟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