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上门服务!86岁阿尔茨海默老人在家“住院” 乐享晚年

在喧嚣的都市中 一张病床 一家人的陪伴 让久病卧床的老人 添了些许慰藉 也让打拼的孩子们 多了一份心安 作为社区基层医疗机构的社康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他们为老年人提供细致入微、专业高效的健康守护,深入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新服务模式,为慢性病老人建立家庭病床,让他们在晚年时光中既能得到专业的医疗照护,又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关怀。 今天我们的镜头聚焦在 福田区 福田街道 福田村 福田社康 没错~就是这个名字 近日,福田社康通过建立家庭病床,成功帮助86岁高龄的刘奶奶(化名)解决了长期卧床导致的健康难题,家庭医生全面细致的医疗服务和暖心的人文关怀受到居民好评。   刘奶奶住在福田村岗边坊——…

2024-07-02

“618”男明星突然停播?中八康复专家:嗓子问题拖不得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货、唱歌、游戏、美食,各路主播纷纷崛起。对于主播而言,嗓音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重要工具。但是,持续、大量用嗓,且没有采取相应保护嗓子的手段,结果就是出现声音嘶哑、发声易疲劳、喉咙干痒、频繁咳嗽等症状。 前几天奋战“618”购物节的贾乃亮 因为嗓子发炎就不得不短暂停播了 嗓子发炎   部分人刚开始休息下就能缓解 但长此以往 声带肥厚、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等嗓音疾病就来了 这些人,要注意了: (1)职业用声者:除了主播,常见职业用声人群还有教师、电话接线员、销售员、服务业人群等。 (2)“修仙党”:长期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熬夜、烟酒、刺激物摄入、饮水不足等。…

2024-06-14

全球仅报道64例!我院杨艳旗团队成功“拆弹”罕见血管瘤

公园里,一众志同道合的牌友正在紧张刺激地打着升级,围观群众也是看得津津有味。牌桌上,彭阿姨左手扑克牌突然掉了。 “哎哟”“我的头怎么这么晕。”随即,彭阿姨不受控地往左边倒去,大家赶紧叫车送到了附近的医院。 检查结果很快出来了,脑卒中。可吓人的是,彭阿姨胸腔里还有一个更可怕的罕见的巨大动脉瘤,学名叫右锁骨下动脉瘤,瘤子的直径有纸杯口那么大。 这样大的动脉瘤如同一颗炸弹,可以随时破裂,引起大出血,在几分钟内就能夺走彭阿姨的生命。 更麻烦的是,彭阿姨身体内像炸弹一样的动脉瘤是从右侧胸腔顶部的一条动脉血管上长出来的,这条动脉学名叫锁骨下动脉,从胸腔行走到右上肢。从胸腔顶部经过的路径非常隐蔽,被…

2024-06-11

我院陈泓磊教授团队发布人工智能研究成果

我院陈泓磊教授团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于红刚教授团队发布消化内镜人工智能最新研究成果“Valid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based Bowel Preparation Assessment in Screening Colonoscopy”,文章发表于美国消化内镜协会会刊《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IF=7.7)。 该研究主要探究了人工智能在评估筛查性结肠镜检查中肠道准备质量方面的有效性,也是内镜精灵肠道清洁度评分功能在指导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临床关键证据。 研究背景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2024-06-03

嗜酸性粒细胞高折腾4年 中大八院张晓教授:这是EGPA!

       黄先生4年前体检时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在深圳、惠州多家医院就诊,做了多项检查,未明确病因,用“激素”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可以下降,但反反复复,不能断根。半年前出现反复咳嗽、咳痰,伴间断气促、胸闷、呼吸困难,在深圳某医院就诊, 多次行胸部CT检查示:“间质性肺炎”,多次复查血常规提示嗜酸性粒细胞升高;仍然孤立考虑是过敏相关的肺部病变,用了“激素、茶碱、头孢抗感染”治疗,但仍反复发作呼吸困难、哮喘样症状。同时,黄先生开始双手出现血管闭塞,双手碰到冷水或在冷空调下开始发紫、发红、发白;这些问题没有被很好的重视,并系统分析。        为了明确自己到底患了什么病,黄先生再次在深圳某…

2024-05-30

脑袋里装上起搏器 19年帕金森老哥稳坐钓鱼台

早在2005年,海哥(化名)就因为肢体震颤和运动迟缓的症状辗转于多家医院,随后就被确诊为“帕金森病”。随着时间推移,海哥的病情愈发复杂。2022年,他慕名来到我院神经内科陶恩祥教授门诊,经过陶教授精心治疗很快控制住了病情。 不得不面对的是,随着药物剂量的逐渐增大,海哥出现了“异动症”,服药后不受控制地“手舞足蹈“,再也没办法安心钓鱼了,人也变得郁郁寡欢起来。 已经吃了19年的药,还能有什么办法? “可以考虑植入脑起搏器的方式来治疗目前的症状,很适合你。”,陶恩祥教授详细评估后给出了治疗方案。这一消息让海哥和他的家人看到了希望。 经过仔细的术前评估和制定详细的手术计划,我院神经外科杨云峰…

2024-05-27

嗜酸性粒细胞高折腾4年 风湿免疫科张晓:这是EGPA!

黄先生4年前体检时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在深圳、惠州多家医院就诊,做了多项检查,未明确病因,用“激素”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可以下降,但反反复复,不能断根。 半年前出现反复咳嗽、咳痰,伴间断气促、胸闷、呼吸困难,在深圳某医院就诊,多次行胸部CT检查示:“间质性肺炎”,多次复查血常规提示嗜酸性粒细胞升高;仍然孤立考虑是过敏相关的肺部病变,用了“激素、茶碱、头孢抗感染”治疗,但仍反复发作呼吸困难、哮喘样症状。同时,黄先生开始双手出现血管闭塞,双手碰到冷水或在冷空调下开始发紫、发红、发白;这些问题没有被很好地重视,并得到系统分析。 为了明确自己到底患了什么病,黄先生再次在深圳某医院住院,做了一系列检…

2024-05-24

何朝辉团队研究发现:尿急尿频,喝点咖啡挺好的,但是……

日前,我院泌尿外科主任、学科带头人何朝辉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权威营养学期刊、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学会官方期刊(Clinical Nutrition,中科院营养学一区,JCRQ1)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湿性膀胱过度活动症与茶、咖啡和咖啡因摄入的关系:2005—2018年全国健康和营养调查结果》。基于美国大人群数据进一步探讨茶、咖啡、咖啡因摄入量与湿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病风险的联系。 什么是湿性膀胱过度活动症? 国际尿失禁协会(ICS)将膀胱过度活动症定义为“尿急通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伴有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但没有泌尿道感染或其他明显的病理征象”。 说人话就是尿频、尿急、夜尿、急迫性尿失禁。…

2024-05-17

酒可怡情,也能让你得贫血

平日里,无论是家人、朋友聚会还是公司团建,都会在餐桌的角落里留下酒的“身影”。也只有杯酒间欢乐的气氛,才能忘掉烦恼,让彼此的感情更进一步。于是饮酒不仅是一种交际应酬的手段,还衍生成为一种“酒文化”。 喝酒除了伤心、伤肝又伤脑,它对血液系统损害你了解吗? 有研究表明,94%的酗酒者中可观察到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升高[1],这与缺乏VitB12、叶酸有很大关系。       叶酸:叶酸是B族维生素的一种,主要功能负责细胞核中核糖核酸的代谢,有促进骨髓中幼细胞成熟的作用。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叶酸,我们需要从食物中摄取。天然叶酸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类食品中,尤以酵母、肝及绿叶蔬菜中含量比较多,但由于…

2024-05-16

2024年全民营养周 | 中国居民加奶核心信息十条

奶及奶制品营养丰富,可提供优质蛋白质,是钙的良好来源。此外,奶及奶制品还可以提供维生素B2、铁、锌等营养物质,乳糖还能促进钙、铁、锌等矿物质的吸收。 我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钙摄入量为356.3mg,远低于18岁以上成人每日800mg的推荐摄入量。膳食中缺少奶及奶制品,很难达到推荐摄入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每天摄入300~500ml液态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 。2~17岁的儿童要做到每天饮奶,从小养成多喝奶、吃奶制品等习惯;老年人要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奶制品,并坚持长期食用。

2024-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