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现场】正大量上市!吃不对,有毒!
俗话说“冬吃甘蔗赛人参”,眼下正是甘蔗上市的季节。大家在品尝甘甜的同时也要多加注意,因为一旦吃不对,吃到“红心”甘蔗,就可能变成致命的“毒药”!
我院陈永顺教授在全国放射肿瘤治疗学学术会议上报告交流
11月14-17日,中华医学会第十九次全国放射肿瘤治疗学学术会议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肿瘤中心主任陈永顺应大会组委会邀请,做了题为《晚期食管癌放射治疗进展》的报告。
【第一现场】“毒王”进入高发期 医生提醒加强个人防护
腺病毒对所有人群都乙肝,但对儿童或者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感染性更强。 目前外地感染患儿增多,而深圳例数没有明显增加。 目前气温变化快,咳嗽感冒孩子增多。专家提醒,应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勤洗手、勤通风等。
【第一现场】“小青”盘踞河边栈道 消防员秒变“法海”收服
专家提醒,如果不慎被蛇咬伤,应尽量保持冷静,尤其是被蛇咬伤后需保持静置,不要剧烈运动,可以用清水冲洗伤口,用衣服撕成布条,在伤口上端进行结扎,松紧度可以放到一个手指进去,以延缓毒素的吸收。
我院徐勇教授主译专著《虚拟现实技术在心理和神经认知干预中的应用》出版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临床心理科带头人徐勇教授主译的《虚拟现实技术在心理和神经认知干预中的应用》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不是说“懒癌”吗?怎么还全身转移了 中大八院多学科联手救治甲状腺癌伴多发转移患者
越来越多的甲状腺癌到底是什么?懒癌不用管?还是一不留神就重症?我们该如何面对?今天分享刘大哥(化名)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甲状腺外科的经历,走近这位熟悉的陌生人——甲状腺癌。
第十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会议举行 我院检验医学部团队成绩斐然
近日,由中国免疫学会主办的第十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会议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此次会议汇聚了全球范围内免疫学界超过4000名专家学者,是国内免疫学领域层次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学术盛会。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检验医学部四名青年学者作口头报告和壁报展示。 博士研究生吴卉以《幽门螺杆菌感染对类风湿关节炎进展的机制研究》为题,汇报了幽门螺杆菌感染对类风湿关节炎疾病进展的影响,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提供了潜在的新靶点和思路。 博士研究生袁寒梅以《幽门螺杆菌激活肥大细胞的分子机制及其与胃部炎症的相关性分析》为题,详述了幽门螺杆菌激活肥大细胞的分子机制,为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博士张泽霖展示了…
健康科普|隔夜冷饮暗藏危机,准妈妈们警惕这类“冰箱杀手”
近日,我院新生儿科收治了一例胎龄30周的早产儿——南南,出生不到3天的她多个感染指标持续上升,病情突然加重,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末梢循环差等症状,主管医生立即送检血培养检测。送检17小时后,血培养报阳,镜下涂片竟发现了大量革兰阳性杆菌(如图1)。检验医学部工作人员迅速与主管医生取得联系,随后临床团队根据反馈及时调整了抗感染治疗方案,南南的病情因此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控制。经过最终的鉴定,血培养结果回报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病绝大多数是食物源性致病[1],于是医生第一时间追问南南母亲病史,原来南南早产前,其母亲吃过冰箱的冷饮,后来还有腹泻的症状。幸运的是…
百年校庆|第五届急诊医学基础与临床研究学术论坛再聚鹏城
11月8日,中山大学百年校庆来临之际,第五届急诊医学基础与临床研究学术论坛暨深圳市医学会2024年应急与灾难医学分会年会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