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马飞护士赴云南凤庆开展帮扶工作
7月19日下午,我院为重症医学科马飞主管护师赴云南凤庆县执行对口支援任务举行欢送会,医院党委张远权书记、李建林副院长及重症医学科李浩副主任、彭海菁护士长、董波护士长共同为马飞护士送行。 欢送会上,李建林副院长介绍此次帮扶任务是应凤庆县人民医院要求派出,既是光荣也是压力,我们医院代表了中山大学团队帮扶的一支力量,既要完成对当地医院的传帮教任务,又能和中山大学的兄弟医院相互学习,希望马飞护士与之前派出的周俊医生密切配合,共同为当地医院带去新技术,并叮嘱马飞护士注意安全,圆满完成帮扶任务。 护理部邓雪萍副主任、重症医学科李浩副主任、彭海菁及董波护士长均对马飞护士的工作表现给予充分认可…
热烈祝贺我院心内科再获深圳市临床医学重点专科殊荣!
为促进全市医学学科发展,提升我市卫生健康服务水平,根据《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深卫健规〔2019〕5 号),市卫健委组织开展了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2020-2024 年)评审工作,从科室的临床服务能力(包括医疗工作量、安全指标、临床疑难、急危重症救治和技术操作能力、技术操作项目、专科诊疗技术水平)、科研能力、教学能力、专科辐射能力、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多维度综合考量。根据《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公布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2020-2024年)立项名单的通知》深卫健科教〔2020〕6 号文件,我院心血管内科荣获“深圳市临床重点学科”称号,这是继2005年被评定为深圳…
中大八院完成深圳首例气道Y型支架封堵气道食管瘘
2018年3月17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呼吸介入团队在手术室医护人员的配合下,利用硬质支气管镜,成功为气道食管瘘患者植入覆膜气道Y支架,该手术为深圳市首例。 患者一年前诊断食道癌先后手术、化疗、放疗,两月前进食呛咳,咳出食物,复诊发现食道局部肿瘤无复发,但食道与气管间有一3×6mm瘘口,在外院通过胃镜放置食道支架封堵。然而术后两月症状无改善,并发了吸入性肺炎,脓痰不断。医生建议改放气道支架,了解到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呼吸介入技术市内领先,即慕名来八院。 呼吸科对其病况进行了认真讨论研究,先为其做了无痛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左主支气管上段与食道间存在瘘口,可见食道支架,不断有消化液从瘘口溢出。根…
中大八院成功实施华南首例电磁导航冷冻肺活检术
2018年4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呼吸科在双聘学科带头人、原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现任呼吸内科/MICU首席专家谢灿茂教授带领下,成功实施了华南地区首例电磁导航冷冻肺活检术。2018年4月26日,患者顺利出院。此项技术的临床应用极大改变了肺癌诊断和治疗模式,使肺癌的治疗进一步微创化、精细化,尤其对肺癌的早发现、早治疗意义重大。 肺癌,以发病率、死亡率均高居恶性肿瘤首位而令人闻之色变。肺癌5年生存率低于15%。然而,如果能早期诊治,则10年生存率高达88%。胸部CT检查对发现早期肺癌意义重大,但外周肺结节良恶性鉴别仍是临床一大难点。保守策略是随访,部分患者经数年随访才确诊,往往病灶已从…
产科之助产特色服务
给产妇留下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一句简单的承诺,蕴含着产房所有医护人员的心愿。 产科医生及助产士 近年来,我院产房从不断改进实际工作出发,围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孕产妇满意”为主题,在强化技术提高的同时,通过加强护患沟通,开展优质服务等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和孕产妇满意度,以下我科产前产房服务亮点。 1.病房及分娩室环境舒适、温馨,共同见证新生命的诞生奇妙过程。 2.分娩镇痛:我院分娩镇痛方法主要为椎管内麻醉,是目前国内外麻醉界公认的镇痛效果最可靠、使用最广泛、最可行的镇痛方法,镇痛有效率达95%以上。 3…
见证中大八院中西医结合的MDT多学合作,为患者的优质生活质量保驾护航
刘阿姨是一位75岁的老人,大约8月前,刘阿姨不慎摔伤,导致右侧髋关节疼痛,不能行走。经过多方打听,来到中大八院沈慧勇院长领衔重点专科骨科就医,诊断为右侧股骨颈骨折,并且做了股骨头置换术,手术非常成功,术后阿姨可下地走路,恢复良好。 然而刘阿姨患有帕金森病,重度骨质疏松,心律失常,动脉粥样硬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慢性胃炎等多系统疾病,每天要服用大量药物控制疾病。由于患病复杂,帕金森病病情控制不佳,精神差,体力不支,步态不稳。这不,出院没多久,刘阿姨先后两次摔伤,导致右侧桡骨远端骨折、左侧尺骨骨折,而再到我院骨科住院治疗骨折。后经神经内科调整治疗方案,刘阿姨帕金森症状较前能控制,但还是因为长期感…
“降维打击”:中晚期肺癌患者手术的一线生机 —— 免疫新辅助治疗
“我们已经尽力了...”,“抱歉,真的是没有办法手术”,对于肺癌患者,这可能是最害怕从外科医生口中得到的两个回答。可见是否能行根治性手术,是决定肺癌患者预后的关键转折。对于一直致力于“逆天改命”的医生来讲,新辅助治疗恐怕就是为中晚期无法手术的患者挽回一线生机的最后的武器了。可能很多人听说过辅助治疗,是指癌症患者在接受手术后,由于分期较晚还要继续化疗、放疗、靶向、免疫等辅助治疗。其中,免疫治疗是人类对抗肿瘤的最新研究进展,荣获2018年诺贝尔奖:其机理是通过增强机体的免息反应或利用各种方法刺激免疫系统反应来识别、抵抗肿瘤细胞。那什么是“新辅助治疗”呢?通俗地讲,就是在手术前接受化疗、放疗、靶向、…
夏日气躁切勿贪杯,中八医生“刀下留人”
2021-06-26凌晨4时,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急诊科。忙碌了大半夜的急诊外科林志群医生刚刚站起身来,活动下疲惫的身体。刺耳的急救警报划破了这短暂的平静,两名浑身是血的小伙子被惊慌失措的朋友们抬送着,冲进了急诊抢救室。二人面色苍白,意识不清,血从颈胸部流下、浸透衣物。 伤情面前,准确的判断先行。急诊医护反应迅速,厚纱布按压出血创面,开通输液通路,立即呼叫会诊。两分钟后,胸外科惠洪亮主治医师火速赶到,紧急探查伤情:掀开浴血的纱布,触目惊心的巨大创口显露在大家面前。患者小乙背部可见近30cm巨大利器砍伤创面,伤及深肌层,鲜血缓慢流出;而患者小甲背部正中两条近10cm及近20cm…
肿物堵塞气道仅余一缝!有人点名找这家医院
一老伯气喘加重 入住深圳市某三甲医院 气管中段肿物堵塞气道 仅余一缝隙 随时有窒息风险 更麻烦的是 老伯还有肝硬化、脾切除病史 是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还是纤支镜检查、气管支架植入?都有出血风险,怎么办? 有专家提议,“可以联系中大八院呼吸科陈小可主任,他们开通了呼吸道梗阻绿色通道,上次有个80多岁肺癌病人,呼吸衰竭都能够气管插管上呼吸机,转过去后很快康复”。 3月17日,疫情笼罩下的深圳迎来了繁花似锦的春天,有序推进的复产复工渐渐唤醒了城市的活力与希望。夜晚,一通紧急电话打到中山大学附属…
人命关天!这家医院疫情期间完成30余例支气管镜介入治疗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 彻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 是呼吸科解决疑难诊断和危重症治疗 不可替代的医疗辅助手段 操作过程中 医护人员要与患者近距离接触 患者咳嗽哪怕只是用力呼吸 都可产生大量的飞沫或气溶胶 其风险之高不言而喻 鉴于广大医护人员面临着如此高的职业风险,疫情防控期间,除了极少数的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在正压头罩防护下坚持开展支气管镜治疗外,绝大多数医院对此项业务只能摁下“暂停键”。 此项治疗技术可以因为疫情而“暂停”,但是,患者的病情不会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