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上门服务!86岁阿尔茨海默老人在家“住院” 乐享晚年

在喧嚣的都市中 一张病床 一家人的陪伴 让久病卧床的老人 添了些许慰藉 也让打拼的孩子们 多了一份心安 作为社区基层医疗机构的社康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他们为老年人提供细致入微、专业高效的健康守护,深入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新服务模式,为慢性病老人建立家庭病床,让他们在晚年时光中既能得到专业的医疗照护,又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关怀。 今天我们的镜头聚焦在 福田区 福田街道 福田村 福田社康 没错~就是这个名字 近日,福田社康通过建立家庭病床,成功帮助86岁高龄的刘奶奶(化名)解决了长期卧床导致的健康难题,家庭医生全面细致的医疗服务和暖心的人文关怀受到居民好评。   刘奶奶住在福田村岗边坊——…

2024-07-02

全球仅报道64例!我院杨艳旗团队成功“拆弹”罕见血管瘤

公园里,一众志同道合的牌友正在紧张刺激地打着升级,围观群众也是看得津津有味。牌桌上,彭阿姨左手扑克牌突然掉了。 “哎哟”“我的头怎么这么晕。”随即,彭阿姨不受控地往左边倒去,大家赶紧叫车送到了附近的医院。 检查结果很快出来了,脑卒中。可吓人的是,彭阿姨胸腔里还有一个更可怕的罕见的巨大动脉瘤,学名叫右锁骨下动脉瘤,瘤子的直径有纸杯口那么大。 这样大的动脉瘤如同一颗炸弹,可以随时破裂,引起大出血,在几分钟内就能夺走彭阿姨的生命。 更麻烦的是,彭阿姨身体内像炸弹一样的动脉瘤是从右侧胸腔顶部的一条动脉血管上长出来的,这条动脉学名叫锁骨下动脉,从胸腔行走到右上肢。从胸腔顶部经过的路径非常隐蔽,被…

2024-06-11

我院陈泓磊教授团队发布人工智能研究成果

我院陈泓磊教授团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于红刚教授团队发布消化内镜人工智能最新研究成果“Valid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based Bowel Preparation Assessment in Screening Colonoscopy”,文章发表于美国消化内镜协会会刊《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IF=7.7)。 该研究主要探究了人工智能在评估筛查性结肠镜检查中肠道准备质量方面的有效性,也是内镜精灵肠道清洁度评分功能在指导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临床关键证据。 研究背景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2024-06-03

脑袋里装上起搏器 19年帕金森老哥稳坐钓鱼台

早在2005年,海哥(化名)就因为肢体震颤和运动迟缓的症状辗转于多家医院,随后就被确诊为“帕金森病”。随着时间推移,海哥的病情愈发复杂。2022年,他慕名来到我院神经内科陶恩祥教授门诊,经过陶教授精心治疗很快控制住了病情。 不得不面对的是,随着药物剂量的逐渐增大,海哥出现了“异动症”,服药后不受控制地“手舞足蹈“,再也没办法安心钓鱼了,人也变得郁郁寡欢起来。 已经吃了19年的药,还能有什么办法? “可以考虑植入脑起搏器的方式来治疗目前的症状,很适合你。”,陶恩祥教授详细评估后给出了治疗方案。这一消息让海哥和他的家人看到了希望。 经过仔细的术前评估和制定详细的手术计划,我院神经外科杨云峰…

2024-05-27

嗜酸性粒细胞高折腾4年 风湿免疫科张晓:这是EGPA!

黄先生4年前体检时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在深圳、惠州多家医院就诊,做了多项检查,未明确病因,用“激素”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可以下降,但反反复复,不能断根。 半年前出现反复咳嗽、咳痰,伴间断气促、胸闷、呼吸困难,在深圳某医院就诊,多次行胸部CT检查示:“间质性肺炎”,多次复查血常规提示嗜酸性粒细胞升高;仍然孤立考虑是过敏相关的肺部病变,用了“激素、茶碱、头孢抗感染”治疗,但仍反复发作呼吸困难、哮喘样症状。同时,黄先生开始双手出现血管闭塞,双手碰到冷水或在冷空调下开始发紫、发红、发白;这些问题没有被很好地重视,并得到系统分析。 为了明确自己到底患了什么病,黄先生再次在深圳某医院住院,做了一系列检…

2024-05-24

江西一阿叔“半坐着”睡觉30年不敢翻身

风景秀丽、文化底蕴深厚江西省的新余市,不仅有秀美的自然风光,也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人民的生活,舒适而惬意。 江西新余的王大叔年轻时是一位货车司机,工作操劳,经常昼夜颠倒,饮食不规律,年纪轻轻便患上了“胃病”。他自己也没在意,经常自己买点药就对付过去了。突然,30年前的一个凌晨,王大叔的肚子突发剧痛,痛到晕厥,家人急忙送到当地县医院。医生经过检查,王大叔的胃穿孔了,需要开刀手术,后来就给王叔做了胃大部切除手术。 手术后肚子不痛了,但留下个老大难的问题:顽固性反酸,特别是晚上睡觉时更加明显,一躺平就有胃酸涌到喉咙。王大叔夜间不敢睡觉,经常呛醒。吃了很多胃肠动力药,都没什么效果。 实在没有办法…

2024-04-07

大脑保护伞下长个瘤,我院血液科完成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8天出仓

重庆的王大姐(化名)年近五旬,平时身体还不错,性格开朗,没事跟邻居打打牌,聊聊天,日子好不惬意。去年年底突然认不得人、健忘,还出现了偏瘫,完全不能自理,生活一下子坠到谷底。颅脑磁共振检查提示左侧基底节不规则大面积病变,颅内病理活检提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最终,王大姐被诊断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CNSL)。 这是一种罕见淋巴瘤,多发生于脑、脊髓、颅神经、软脑膜和眼睛。麻烦的是,王大姐的这个瘤长在了中枢。外面有一层血脑屏障,会影响淋巴瘤治疗药物疗效。 血脑屏障是什么?专业上来讲就是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CNS)和血液循环系统之间的一种动态界面,严格调控血-脑间的物质运输,为神经…

2024-03-25

义诊预告︱150个名额免费测骨龄!中大八院儿童生长发育专家义诊周日见

爸妈都挺高,孩子不可能矮? 孩子吃得好睡得好怎么就长不高? 经常注意力不集中,要怎么办? 孩子不吃饭、挑食,是不是缺微量元素? 只要加强营养就可以了? 我家孩子还没有来月经,就是还没有开始发育? 一年之计在于春,草木萌发、万象更新的春天来了,正是儿童生长的好时节。 日前,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儿科为满足家长需求,正式开设儿童生长发育门诊,全面开展儿童生长与行为发育评估及相关疾病的诊疗服务。 3月17日,儿科专家组团义诊,送出150名免费测骨龄名额。 儿童生长发育门诊 儿童生长发育门诊主要提供矮小症、肥胖、性早熟、儿童糖尿病、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

2024-03-16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欧文医学中心甲状腺外科专家来院交流

随着全球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对外开放的深入,我院甲状腺外科国际交流活动日益频繁。3月6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欧文医学中心甲状腺外科Jennifer H.Kuo教授团队到甲状腺外科交流。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欧文医学中心作为国际知名的医疗机构,在甲状腺疾病治疗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前沿的研究成果。Jennifer H.Kuo教授因其在甲状腺、甲状旁腺和肾上腺疾病微创手术治疗方面高深造诣而在美国备受认可。同时,她也是甲状腺结节热消融治疗领域的知名专家,主持哥伦比亚大学内分泌外科多项临床及科研项目。此次,双方就甲状腺微波消融技术的临床应用、手术操作技巧、并发症处理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探讨。通过观摩手术、…

2024-03-08

超声医学科许尔蛟教授受邀在欧洲放射学年会作口头发言

2月28日-3月3日,欧洲放射学年会(ECR)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来自全球各地2万余名的影像学专家共同参与这场学术盛会。我院超声医学科主任许尔蛟教授应邀在大会上作口头发言。此次海外学术汇报,不仅在国际同行中展示了我院超声团队的工作成果,更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一步。 ECR始于1967年,是欧洲规模最大和最具创新性的科学会议之一,与北美放射学年会齐名,是全球影像学领域公认的两大专业学术会议之一,在影像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与影响力。 ▲许尔蛟主任受邀参加2024ECR 许尔蛟主任在ECR大会上分享了超声融合成像技术辅助结直肠癌肝转移瘤热消融治疗的相关研究成果《Micr…

2024-03-06